脚骨折后注意事项和康复锻炼
脚骨折后需注意固定保护、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康复锻炼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及渐进性负重练习。主要措施有制动固定、药物镇痛、肿胀控制、营养支持和心理调适。
1、制动固定:
骨折初期需使用石膏或支具严格固定4-8周,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固定期间保持足趾适度活动预防关节僵硬。拆除固定装置前需经医生评估骨折愈合程度。
2、药物镇痛: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应用曲马多。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合并胃肠道疾病者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3、肿胀控制:
伤后72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时需观察足趾血运,若出现皮肤发紫或麻木需立即松解。慢性期可采用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4、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1000mg钙剂及8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高钙食物。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1.5g/kg体重,适当增加锌元素促进胶原合成。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愈合。
5、心理调适: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加入骨折康复患者互助小组,与康复治疗师保持沟通,建立合理的功能恢复预期。
康复锻炼应分阶段进行:拆除固定后先进行踝泵运动、毛巾牵拉等被动训练,2周后加入弹力带抗阻练习,4周后逐步尝试部分负重行走。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骑固定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每次训练前后需进行15分钟热敷和拉伸,训练强度以次日不出现明显肌肉酸痛为度。定期复查骨密度监测愈合进度,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延长康复周期。康复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立即暂停训练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