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脊柱外伤可能导致脊髓损伤,两者关系密切。脊柱外伤可通过直接撞击、骨折移位、椎间盘突出、血管损伤、炎症反应等机制损伤脊髓。脊髓损伤程度从轻微震荡到完全断裂不等,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1、直接撞击:
外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时,椎体或附件骨折可能压迫脊髓。车祸、高处坠落等高速冲击易造成椎体爆裂性骨折,骨碎片侵入椎管直接损伤脊髓组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必要时行椎管减压术。
2、骨折移位:
脊柱骨折后不稳定可能导致椎体滑脱或成角畸形,椎管容积减少压迫脊髓。颈椎过屈型损伤常引发椎体前脱位,胸腰椎压缩骨折可能造成后凸畸形。需使用颈托固定或进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
3、椎间盘突出:
外伤导致纤维环破裂时,髓核组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急性中央型突出可导致脊髓中央综合征,表现为上肢肌力减退重于下肢。轻症可采用甲钴胺、神经节苷脂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者需行椎间盘切除术。
4、血管损伤:
脊柱骨折可能损伤脊髓前动脉或根动脉,导致脊髓缺血性坏死。血管损伤后8小时内是抢救黄金期,需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配合高压氧改善微循环。晚期可能出现脊髓空洞症等后遗症。
5、炎症反应:
外伤后局部释放炎性因子可引发继发性脊髓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等介质导致血脊髓屏障破坏,加重水肿和细胞凋亡。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联合甘露醇脱水可减轻二次损伤。
脊髓损伤后需长期康复训练,包括电动起立床站立、减重步行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纤维素,预防压疮和泌尿系感染。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关节被动活动,维持残存功能。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时需及时复查MRI排除迟发性损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脊髓损伤应该怎么办
- 2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
- 3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 4 急性脊髓损伤的救治原则
- 5 什么是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 6 脊髓损伤麻木怎么办
- 7 脊髓损伤二便会恢复吗
- 8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