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脊髓损伤常见的表现
胸段脊髓损伤常见表现包括感觉障碍、运动功能丧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并发症风险增加。
1、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痛温觉、触觉及本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典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保留部分感觉功能,但存在定位不准确或感觉过敏现象。损伤平面以上1-2个节段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带。
2、运动功能丧失:
损伤节段以下躯干及下肢肌力完全或不完全丧失,表现为截瘫。肌张力早期多为弛缓性瘫痪,后期可发展为痉挛性瘫痪。腹肌及背部肌肉功能障碍可影响坐姿平衡,肋间肌麻痹导致呼吸功能受限。
3、自主神经紊乱:
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汗腺分泌异常、皮肤温度调节障碍及立毛肌功能丧失。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或排便困难。男性患者可能伴有勃起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反射异常:
损伤急性期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休克期后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可能伴随阵挛、肌阵挛等异常反射,部分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综合征,表现为突发血压升高、头痛及面部潮红。
5、并发症风险:
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深静脉血栓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和异位骨化发生率升高。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需定期进行康复评估,结合物理治疗维持关节活动度。日常护理需注意皮肤管理,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排尿训练可采用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锻炼,排便管理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运动康复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站立架训练或功能性电刺激,心理支持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脊髓损伤应该怎么办
- 2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
- 3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 4 急性脊髓损伤的救治原则
- 5 什么是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 6 脊髓损伤麻木怎么办
- 7 脊髓损伤二便会恢复吗
- 8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