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骨质疏松的诊断需通过专项医学检查确认,常见项目包括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等。
1、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是金标准,可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以T值判定骨质水平。定量超声QUS适用于跟骨筛查,便携式设备可用于社区初筛。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因准确性较低已逐步淘汰。
2、生化标志物:
血钙、血磷检测反映矿物代谢平衡,甲状旁腺素PTH评估钙调节功能。骨形成标志物如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吸收标志物如Ⅰ型胶原C端肽CTX可动态监测骨代谢状态。25-羟维生素D检测评估钙吸收能力。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但需骨量丢失30%以上才能显示。定量CTQCT能三维测量骨小梁密度。磁共振MRI用于鉴别骨髓病变等继发性骨质疏松。
4、骨折风险评估:
FRAX工具整合年龄、性别等12项参数计算十年骨折概率。椎体骨折评估VFA通过DXA侧位扫描识别无症状骨折。体脂分布分析可评估肥胖对骨质的负面影响。
5、鉴别诊断检查:
甲状腺功能五项排查甲亢性骨病,性激素六项筛查绝经或性腺功能减退。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鉴别浆细胞疾病。肾功能检测发现肾性骨营养不良。
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摄入,优选乳制品、豆制品等食物来源。每周3次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能刺激骨形成。65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复查骨密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需每6个月监测骨代谢指标。出现夜间骨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时应及时就诊骨代谢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腰椎手术后疼痛的处理方法
腰椎手术后疼痛的处理方法:腰椎手术后疼痛的处理方法是根据手术的具体方式、原有的基础疾病和手术后时间长短来综合判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手术,做完手术前3-5天内都会有一定疼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