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和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可通过预防感染、改善排尿障碍、控制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常见并发症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痉挛性瘫痪、慢性疼痛、抑郁焦虑等因素引起。
1、感染防控:泌尿系统感染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留置导尿管、排尿功能障碍有关。每日清洗会阴部、定期更换导尿管可降低感染风险,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需通过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预防。
2、排尿管理:神经源性膀胱可能导致尿潴留或尿失禁,与骶髓排尿中枢损伤有关。间歇导尿、膀胱训练可改善功能,严重者需进行膀胱扩大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术。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缓解排尿困难。
3、痉挛控制:损伤平面以下常出现肌张力增高,与上位神经元损伤导致抑制丧失有关。规律牵拉训练、局部肉毒毒素注射可缓解症状,口服巴氯芬、替扎尼定等药物能抑制异常神经反射。
4、疼痛干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多与脊髓丘脑束损伤相关,表现为烧灼样痛或针刺感。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可调节神经兴奋性,经皮电刺激、针灸等物理疗法也有助缓解。
5、心理支持:抑郁焦虑情绪常见于急性期和康复阶段,与躯体功能丧失、社会角色改变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认知,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适用于持续情绪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预防挛缩,轮椅使用者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多食用鱼类、乳制品促进神经修复。水中运动、电动起立床训练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心理康复需家庭和社会支持共同参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骨密度检测等项目,及时发现并处理晚期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脊髓损伤应该怎么办
- 2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
- 3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 4 急性脊髓损伤的救治原则
- 5 什么是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 6 脊髓损伤麻木怎么办
- 7 脊髓损伤二便会恢复吗
- 8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