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和哪些常见疾病相鉴别
小儿热性惊厥需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低钙血症、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脑病等常见疾病相鉴别。
1、中枢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是主要鉴别疾病。患儿除发热惊厥外,往往伴有脑膜刺激征、持续性嗜睡或异常烦躁,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或蛋白异常。此类疾病需通过腰椎穿刺明确诊断,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血常规炎症指标异常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可作为鉴别要点。
2、癫痫发作:
无热性癫痫发作易与热性惊厥混淆。癫痫患儿发作时通常无发热诱因,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放电,发作形式更为刻板,可能伴随意识丧失或大小便失禁。部分癫痫综合征有家族遗传史,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以控制症状。
3、低钙惊厥:
婴幼儿低钙血症引发的抽搐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发作时可有手足搐搦、喉痉挛等特征表现,血钙检测值通常低于1.75mmol/L。患儿多有佝偻病体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后症状可迅速缓解,这与热性惊厥的病程特点明显不同。
4、代谢紊乱:
低血糖、先天性代谢缺陷等疾病可表现为惊厥发作。低血糖患儿常见于糖尿病母亲婴儿或长时间禁食后,血糖检测值低于2.2mmol/L。遗传代谢病多伴有发育迟缓、特殊体味等症状,需通过血尿代谢筛查和基因检测确诊。
5、中毒反应:
药物过量或毒物接触可能导致中毒性脑病。详细询问接触史尤为重要,有机磷中毒可有瞳孔缩小、流涎等胆碱能危象表现,水杨酸中毒则伴随呼吸深快和代谢性酸中毒。毒物检测和特异性解毒剂使用是关键鉴别手段。
面对小儿惊厥发作,家长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避免强行约束肢体。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需立即就医,反复发作或伴有意识障碍者建议完善脑电图、头颅影像等检查。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发热,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出现发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