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综合症可能由激素波动、神经递质变化、营养缺乏、心理压力、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黄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剧烈变化是核心诱因,部分女性对激素敏感性较高。治疗可选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如屈螺酮炔雌醇片;中药调理如逍遥丸;严重者需黄体酮补充治疗。
血清素水平降低会加剧情绪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可改善情绪波动,维生素B6促进色氨酸合成,认知行为疗法能调节神经反馈机制。
镁元素不足影响肌肉放松,钙缺乏加重痉挛疼痛。建议每日补充200mg镁剂,摄入黑巧克力、南瓜子;增加乳制品或500mg钙片,搭配维生素D促进吸收。
长期焦虑或抑郁体质会放大症状表现。正念减压训练每周3次,心理咨询每月2-4次,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触发因素,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干预。
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会加重症状。需排查TSH激素水平,妇科超声检查,针对原发病采用优甲乐调节甲功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内膜异位病灶。
经期前两周起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温水泡脚缓解盆腔充血。增加全谷物和深海鱼类摄入,保持腹部保暖,疼痛明显时可热敷下腹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