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规律可能影响怀孕,主要与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病变、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月经周期紊乱常伴随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直接影响受孕机会。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排卵试纸或B超卵泡监测确认排卵情况。治疗上,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可帮助建立规律排卵周期,严重者需联合注射用尿促性素HMG诱发排卵。
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需检测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甲亢患者服用丙硫氧嘧啶,高泌乳素血症使用溴隐亭,多囊卵巢综合征需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宫腔粘连可能改变宫腔环境。宫腔镜检查能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需行宫腔镜电切术,内膜息肉采用刮宫术,中度以上宫腔粘连需宫腔镜分离术后放置球囊支架。
长期焦虑、抑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抑制排卵。正念减压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效果显著,严重失眠者可短期使用佐匹克隆片,配合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过度节食、肥胖或剧烈运动均会导致月经紊乱。BMI低于18.5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肥胖者建议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生酮饮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效果明确。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亚麻籽、南瓜子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每周3次瑜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熬夜保证23点前入睡。备孕期间每日补充400μg叶酸,经期后连续7天饮用当归红枣茶调理气血。周期持续异常超过3个月需进行阴道超声和AMH检测,35岁以上女性建议尽早进行卵巢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