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正常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生活方式因素、药物影响、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常见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如多囊卵巢患者可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二甲双胍调节代谢,或采用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辅助生育。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会改变经期规律。宫腔镜切除息肉、GnRH-a类药物缩小子宫肌瘤、曼月乐环缓释孕激素等方法可针对性治疗,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过度节食导致体脂率低于17%可能引发闭经,剧烈运动运动员常见月经稀发。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鸡蛋、鱼肉,保持BMI在18.5-23.9,每周运动控制在15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可能造成当月月经紊乱,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氟西汀或化疗药物也会影响周期。通常停药后2-3个月经周期可自行恢复,必要时配合中医调理四物汤加减。
慢性应激状态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职场女性常见经量减少。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训练等减压方式配合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严重焦虑需心理干预联合SSRI类药物治疗。
日常可食用含铁丰富的鸭血、菠菜预防贫血,经期避免生冷食物;瑜伽猫式动作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情况。超过3个月周期紊乱或伴随剧烈腹痛、大量血块需及时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等器质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异常应加强骨密度筛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