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卫生、调整饮食、控制情绪等事项。月经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科学护理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经期盆腔充血,受凉易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痛经。建议穿着宽松保暖衣物,避免露脐装或短裙,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冷水洗浴或游泳,防止寒气入侵加重经期不适。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剧烈运动会增加盆腔充血量,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禁止游泳、跳高、长跑等项目。有严重痛经或经量过多者应暂停运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经血量多时需更频繁更换。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禁止盆浴、阴道冲洗及性生活,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
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适量补充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可饮用红糖姜茶缓解宫寒痛经,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激素波动易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舒缓压力,保证7-8小时睡眠。严重经前综合征者可咨询医生,必要时短期服用维生素B6或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
经期结束后建议适当增加瘦肉、深色蔬菜等补血食物摄入,逐步恢复运动强度。若出现严重痛经、经期超过10天或经血量大到每小时浸透卫生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及症状变化,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