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肾功能肌酐118,其他都正常

发布时间: 2023-11-13 13: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之一。肾脏具有排泄毒素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功能。

如果患者出现肾功能肌酐为118μmol/L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导致的异常情况。

一、生理性原因:

1、饮食不当:若在短时间内进食过多高蛋白食物如肉类等,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从而引起血清中肌酐水平升高;

2、剧烈运动:当进行高强度体育锻炼时,身体会产生大量乳酸,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也会导致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上升;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后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而使肌酐值偏高。

二、病理性原因:

1、慢性肾炎:多由感染细菌病毒所致,表现为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逐渐发展成慢性肾衰竭。建议遵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缓解症状,同时配合口服复方环磷酰胺胶囊治疗;

2、糖尿病肾病:通常与遗传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口渴、体重减轻、乏力等。可以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降压药控制血压,还可以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血糖浓度;

3、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引起的,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心脏扩大、心室壁变薄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接受吸氧处理,必要时还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硝普钠的方式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状态。

还可见于肾动脉狭窄等原因所造成的上述现象。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肾功能检查肌酐值127
肾功能检查肌酐值127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由肾脏进行排泄。当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时,则会导致体内肌酐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而引起血清肌酐升高。如果患者的肌酐为127μmol/L,通常属于轻度偏高的情况,并不严重,在临床上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详细]
2023-11-15 13:10
艾灸为何可降肌酐
艾灸为何可降肌酐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时,肌酐不能完全排出体外而滞留于血中,造成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升高。肌酐高一般提示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艾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特定部位来调节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肌酐高的患者...[详细]
2023-11-13 09:00
尿肌酐超过多少为高血肌酐 健身身体肌酐会高吗女生
尿肌酐超过多少为高血肌酐 健身身体肌酐会高吗女生
尿肌酐超过多少为高血肌酐肌酐分为尿肌酐和血肌酐,它们的标准范围不一样。先说尿肌酐,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吸收,并且排出很少。尿肌酐的标准范围分男性和女性,男性标准范围是7-18mmol/d...[详细]
2023-11-15 14:43
肌酐尿酸都5佰多吃什么食物和水果好呢
肌酐尿酸都5佰多吃什么食物和水果好呢
对于肌酐、尿酸水平偏高的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建议减少肉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质...[详细]
2023-11-16 16:08
肾功能正常,尿微量白蛋白200尿肌酐56
肾功能正常,尿微量白蛋白200尿肌酐56
上述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轻度肾脏损伤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原因:如果患者的饮食不当或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则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此时就会出现该情况。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肾脏健...[详细]
2023-11-14 13:05
肌酐和艾滋病有关吗
肌酐和艾滋病有关吗
肌酐一般与艾滋病无关。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肾脏排泄。1.无关:肌酐是一种小分子物质,在肌肉组织中通过细胞代谢分解后生成,然后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肌酐升高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详细]
2023-11-15 13:14
​孕妇肌酐低的原因有哪些
​孕妇肌酐低的原因有哪些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肾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肾脏是我们人体里面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我们的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了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还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排泄,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肾脏,...[详细]
2024-02-05 02:08
慢性肾功能不全吃导升明对肌酐检测有干扰
慢性肾功能不全吃导升明对肌酐检测有干扰
通常情况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导升明不会影响到血清肌酐水平。但若存在其他因素,则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1、没有影响:导升明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是黄芪、丹参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腹水以及脾虚水肿等...[详细]
2023-11-13 06:21
包醛氧淀粉可降肌酐吗
包醛氧淀粉可降肌酐吗
通常情况下,包醛氧淀粉一般不可以降低肌酐。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包醛氧淀粉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氧化钙等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并且还能够促进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详细]
2023-11-16 10:50
中药降肌酐效果好吗
中药降肌酐效果好吗
中药降肌酐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轻度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药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则需要综合治疗。一、中药对轻度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1.清热解毒:如果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并且血肌酐水平较高,可以使用...[详细]
2024-07-10 10:10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