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量少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内膜损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雌激素水平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充分,经期出血量减少。常见于围绝经期、卵巢早衰或过度节食女性。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等激素药物,或通过豆浆、亚麻籽等食物补充植物雌激素。严重者需就医监测激素六项。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粘连等手术创伤会使内膜基底层受损。宫腔镜检查可确诊,轻度粘连可行宫腔镜分离术,中重度需配合雌激素治疗3-6个月。术后建议补充铁剂和维生素E促进修复。
胰岛素抵抗引发的雄激素过高会抑制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伴量少。确诊需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治疗采用二甲双胍改善代谢,配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日常需控制精制碳水摄入。
甲减患者代谢率降低会影响月经量,TSH值超过4mIU/L需警惕。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替代治疗,同时增加海带、牡蛎等富硒食物。每月监测TSH直至稳定在0.5-2.5mIU/L。
长期焦虑抑郁会通过下丘脑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正念冥想和规律运动能降低皮质醇,建议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持续超过3个月需心理干预联合谷维素调节神经功能。
月经量持续少于20ml应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多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注意腹部保暖,睡眠保证7小时以上。突然减少伴头痛呕吐需立即就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