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适度运动可缓解不适,推荐瑜伽、散步、普拉提、游泳、低强度力量训练五种方式。
经期激素变化易引发肌肉紧张,瑜伽通过温和拉伸改善血液循环。选择猫牛式、婴儿式、仰卧束角式等舒缓体式,避免倒立或挤压腹部的动作。每天练习20分钟能减轻腰酸腹胀,生理期前三天建议降低强度。
子宫内膜脱落时需促进经血排出,匀速散步可刺激子宫收缩。保持每小时4-5公里速度,选择平缓路线每日行走30分钟。户外阳光照射同步调节血清素水平,对缓解经期情绪波动有明显效果。
核心肌群无力会加重经期下坠感,普拉提床运动能强化盆底肌。重点练习骨盆卷动、侧卧抬腿、呼吸训练三个动作,使用弹力带辅助时阻力不超过15磅。每周3次、每次15分钟的训练可改善痛经症状。
水中浮力减轻身体压力,恒温28℃以上泳池更适合经期。采用蛙泳或仰泳姿势,避免长时间憋气增加腹压。使用卫生棉条并控制单次时长在40分钟内,能有效缓解经期水肿现象。
铁元素流失易导致疲劳感,小重量训练可维持肌肉活力。选择2-3公斤哑铃进行二头弯举、侧平举、深蹲等动作,组间休息延长至90秒。训练后补充含铁蛋白粉,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者需咨询
经期运动需配合饮食调节,增加菠菜、牛肉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冰饮刺激血管收缩。运动后热敷下腹部15分钟,选择莫代尔材质运动服减少摩擦。出现头晕或出血量突变应立即停止运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遵医嘱制定个性化方案。保持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习惯,长期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