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常见病 > 正文

年未老经水断是月经病吗?

发布时间: 2023-11-13 06:1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年未老经水断,病证名,出卷上调经篇。指年未到绝经期而月经断绝。多因素体虚弱,营养不良,或早婚、产育过多等耗伤精血,肾气虚衰;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以致脏腑、冲任血亏失养,无血下达。年未老经水断是月经病的一种。

经云: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使其血枯,安能久延於人世。医见其经水不行,妄谓之血枯耳,其实非血之枯,乃经之闭也。且经原非血也,乃天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世人以经为血,此千古之误,牢不可破,倘果是血,何不名之曰血水,而曰经水乎!经水之名者,原以水出於肾,乃癸干之化,故以名之。

无如世人沿袭而不深思其旨,皆以血视之。然则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吾以为心肝脾气之郁者,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於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於心肝脾。使水位之下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炎铄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无金气以承之,则木妄破土,肾气无以成。

倘心肝脾有一经之郁,则其气不能入於肾中,肾之气即郁而不宣矣。况心肝脾俱郁,即肾气真足而无亏,尚有茹而难吐之势。矧肾气本虚,又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耶!经日“亢则害”,此之谓也。此经之所以闭塞有似乎血枯,而实非血枯耳。治法必须散心肝脾之郁,而补其肾水,仍大补其心肝脾之气,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方用益经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隐性梅毒五年未治疗怀孕
隐性梅毒五年未治疗怀孕
隐性梅毒五年未治疗,怀孕后患者体内梅毒螺旋体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梅毒感染。但在孕期只有非常少量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所以可认为其未治疗。怀孕后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增加胎儿梅毒感染的几率...[详细]
2023-11-16 11:10
精子活力低两年未孕
精子活力低两年未孕
男性精子活力低,且伴随两年未孕,原因比较多,可能是长期熬夜、饮酒过度、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所导致,还可能存在睾丸炎、弱精症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长期熬夜:如果存在长期熬夜的情况,可能...[详细]
2023-11-16 12:15
喝了一年当归黄芪水
喝了一年当归黄芪水
长期饮用当归黄芪水可能带来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益处,但需警惕过量导致上火或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有体质差异、配伍比例、饮用频次、基础疾病及季节适应性。1、体质差异:当归性温补血,黄芪益气固表,湿热体质者长期饮用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痤...[详细]
2025-06-12 14:41
卵泡发育不良四年未孕
卵泡发育不良四年未孕
卵泡发育不良四年未孕,可能是由于年龄因素、卵巢功能衰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年龄因素: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出现卵泡发育不...[详细]
2023-11-13 09:22
一年未孕也没有避孕女方检查都正常
一年未孕也没有避孕女方检查都正常
通常情况下,如果夫妻双方在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同房1年仍未怀孕,则需要考虑不孕不育的可能性。但也不排除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一年内未受孕的情况。一、原因:1、男方:男性精子质量差或数量少等均可影响生育能力;2、女性:如卵巢功能衰...[详细]
2023-11-16 10:10
2型糖尿病断药后果怎样
2型糖尿病断药后果怎样
2型糖尿病患者断药后,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体...[详细]
2023-11-16 06:23
苦瓜水治什么病最好
苦瓜水治什么病最好
苦瓜水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对暑热烦渴、糖尿病、消化不良、便秘、痈疮等疾病的治疗有帮助,建议合理安排日常饮食,适量摄入苦瓜水。1、暑热烦渴:苦瓜水味苦,性寒,中医认为具有祛暑涤热的功效,能够帮助缓解暑热烦渴。2、糖尿病:苦瓜水属于低...[详细]
2023-11-16 11:21
2型糖尿病断药后果
2型糖尿病断药后果
2型糖尿病患者断药后,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波动,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1、血糖水平波动:2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引起,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详细]
2023-11-15 08:59
2型糖尿病断药了会怎样
2型糖尿病断药了会怎样
2型糖尿病断药了,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1、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如果在患病期间没有遵医嘱按...[详细]
2023-11-13 10:05
精子活力低三年未孕做试管
精子活力低三年未孕做试管
精子活力低,三年未孕,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做试管婴儿主要是将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在体外完成受精,然后移植到女性宫腔内进行孕育的人工辅助生育技术。1、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长期熬夜等,会导...[详细]
2023-11-14 07:34
走路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
走路时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妊娠后期或慢性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盆底肌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盆腔脏器,当肌肉弹性...[详细]
2025-11-23 12:34
走路多了容易得什么病
走路过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滑膜炎、跟腱炎、应力性骨折及拇外翻等疾病。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姿势不当会导致足部、关节及软组织慢性损伤,需结合个体体质与运动强度综合判断。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详细]
2025-11-23 11:56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时大腿根疼可能与肌肉拉伤、髋关节病变、腰椎问题、腹股沟疝或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48小...[详细]
2025-11-23 11:18
走路肚子发胀是怎么回事
走路肚子发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益生菌、使用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或吃饭时吞咽过多空...[详细]
2025-11-23 10:41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可能由肌肉拉伤、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内收肌群拉伤,表现为大腿根...[详细]
2025-11-23 10:03
走路不痛蹲下弯曲痛的很
走路不痛但蹲下弯曲时疼痛明显,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或韧带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下蹲时压力增大引发疼痛。可通...[详细]
2025-11-23 09:25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最好的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恐狂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正念减压训练及抗焦虑药物等方式综合干预。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详细]
2025-11-23 08:47
总有来事的感觉为啥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月经迟迟不来,可能与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或围绝经期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排查,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或盆腔超声。1.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详细]
2025-11-23 08:09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表现,通常与激素波动、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若排除妊娠可能,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激素水平紊乱是常见诱因,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会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详细]
2025-11-23 07:31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可能由饮水量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频繁排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水量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每...[详细]
2025-11-23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