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痛经首选方为血府逐瘀汤,其他常用方案包括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艾附暖宫丸及桂枝茯苓丸。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等12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该方针对气滞血瘀引起的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暗有块等症状,临床常配合热敷小腹增强疗效。需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月经量多者需调整剂量。
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方中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配合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典型症状为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常见于贪凉饮冷人群。服用时可加红糖水送服,经前3天开始连续服用5剂效果更佳。
针对瘀血阻滞膈下导致的胸胁刺痛伴痛经,方中乌药、香附疏肝理气,配合当归、川芎活血调经。适合长期情绪抑郁、经期胸胁胀痛明显的患者,建议配合逍遥丸调节情志,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成药艾附暖宫丸含艾叶、香附等温经药材,适合兼有宫寒症状的气滞血瘀型痛经。表现为经期小腹坠胀、腰酸畏寒,建议经前1周开始服用至经期第3天,配合艾灸关元穴效果显著。
此方侧重化瘀消癥,适用于痛经伴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凉血散瘀。可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建议定期复查妇科超声。
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日常可饮用玫瑰花山楂茶玫瑰花5朵、山楂10克理气活血,经前一周开始练习瑜伽猫牛式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避免寒凉食物如冰淇淋、西瓜,推荐适量进食黑豆、红糖等温补食材。注意保持腰腹部保暖,痛经发作时可用热水袋热敷15分钟。若疼痛持续加重或经血过多,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