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生理期适量运动可缓解不适,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强度、类型选择、卫生管理、身体信号监测和营养补充。
生理期子宫内膜脱落导致身体较虚弱,高强度运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建议选择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30分钟、瑜伽或游泳,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痛经严重者应暂停运动。
避免倒立、卷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经血逆流。推荐普拉提核心训练、舒缓舞蹈或椭圆机运动,这些项目能改善血液循环且不压迫腹部。经期第1-2天可改为拉伸运动。
运动时经血流量可能增加,需使用高吸收性卫生棉条配合护垫,每2小时更换一次。运动后及时清洗外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水上运动需使用月经杯等防水用品。
出现头晕、冷汗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运动。经期基础体温升高0.3-0.5℃,运动时注意散热。每天记录经血量,运动后异常增多需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运动后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饮用温热的生姜红枣茶可缓解肌肉酸痛。避免冷饮刺激子宫收缩,电解质饮料选择常温无咖啡因配方。
经期运动期间建议增加牛肉、黑巧克力等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帮助放松肌肉。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但避免负重深蹲。运动后热敷下腹部15分钟,水温不超过40℃。经期第3天后可逐步恢复常规训练,但竞技性运动需延至经期结束。保持每日睡眠7-8小时,睡前用40℃温水泡脚10分钟改善血液循环。出现持续疲劳或经期紊乱超过3个月应咨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