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生殖健康 > 孕产母婴 > 正文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大小

发布时间: 2024-02-16 08: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大小呢?依靠现在的科学手段,判断胎儿的大小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说医生主要是通过超音波检查测量和计算出胎儿的大小的。

1、是否与妈妈或爸爸的身体状况有关?妈妈个高,胎儿就比较大吗?

答:胎儿的个头大小当然是受妈妈和爸爸体格影响的,这是遗传的作用。如果妈妈或爸爸身材高大,生出来的宝宝个头就很可能比较大。但如果妈妈身材矮小而爸爸身材高大,就难说了。

2、准妈妈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

答:妈妈饮酒,酒精也会通过脐带输送给胎儿,子宫内环境因而会恶化,自然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吸烟与饮酒一样都会导致子宫内环境的恶化,因为当准妈妈吸烟时,身体的血管会收缩,输送到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减少,从而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产生抑制,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如果长期饮酒、吸烟,会导致低体重儿的出生。

3、准妈妈的饮食习惯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呢?

答:当然会有影响的。比如盐分的过量摄取、高热量食品的大量食用等等都会导致子宫内环境的恶化,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将来宝宝出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4、准妈妈的体重增加了,胎儿的体重也会增加吗?

答:如果准妈妈是因为暴饮暴食或运动不足等导致的体重增加,这只是准妈妈自己的皮下脂肪增多而已,与胎儿体重的增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大小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大小
见到别的孕妈妈肚子都大大的,很有“孕“味,可是自己的肚子却很不显眼,不少孕妈妈都焦急万分,是不是自己的胎宝宝太小啊……其实,胎儿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孕妈妈的肚子大小不是唯一决定因素。1、遗传因素胎宝宝的个头大小当然会受到孕妈妈和爸爸...[详细]
2024-05-07 15:11
哪些因素影响胎儿智力
哪些因素影响胎儿智力
让胎儿的头脑发育得更好,这是“胎教“的一个重要课题。了解影响胎儿智力的因素,让我们的宝宝从胎儿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在怀孕第四周的时候,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内囊胚开始变为胚胎,出现三个不同的胚层,将发育成...[详细]
2024-05-21 15:13
乳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乳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女性乳房的大小,与日常饮食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为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一般来说,乳房的大小和体态胖瘦基本相称。胖人的乳房中脂肪积聚较多,所以乳房大些;体瘦的人乳房中脂肪积聚也相应减少,故乳房小些。促进青春期乳房发育,或是避免中老年后...[详细]
2023-11-29 15:39
哪些因素会影响大姨妈
哪些因素会影响大姨妈
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激素水平、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疾病因素和药物作用。这些因素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经量或经期异常。1、激素紊乱: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是月经异常的核心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雄激素...[详细]
2025-05-24 14:05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您的睡眠充足吗?相信很多上班族会肯定的不足。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上班族通常12点过后才睡眠,那么睡眠又怎么会充足呢?可是,即使是周末睡上十来个小时也会感觉到越睡越困,为何会这样呢?下面跟小编来了解如何保障睡眠充...[详细]
2024-05-30 15:22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性别 想生男孩可多吃这些食物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性别 想生男孩可多吃这些食物
生男生女到底怎样控制,是每对未准爸妈都想搞清楚的事。为什么有人想要男孩而偏偏生女孩,为什么有人需要生女孩而偏偏生的却是男孩?这生男生女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胎儿性别完全是由父亲决定的,是真的吗?胎儿性别由谁决定?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详细]
2024-02-16 13:48
荷尔蒙分泌,会影响胸部大小吗
荷尔蒙分泌,会影响胸部大小吗
荷尔蒙分泌与胸部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胸部大小主要受遗传、年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1.遗传:遗传是影响胸部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母亲或家族成员有较大的胸部,那么子女也可能会拥有相对较大的胸部。2.年龄:随着年龄...[详细]
2023-11-13 08:03
婚姻需要经营 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幸福婚姻?
婚姻需要经营 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幸福婚姻?
如果不想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那么就要学会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例如留出时间和伴侣相处、欣赏对方、多说积极的话等。但有婚姻专家曾指出,生活中有些因素也可能对夫妻间的幸福感造成伤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1、过分在意夫妻关系是否亲近我们也...[详细]
2024-02-18 07:51
哪些因素会影响月经周期的改变
哪些因素会影响月经周期的改变
“月经周期”是通过什么来调节的?女性自青春期到更年期,生殖器官出现周期性变化,称“性周期”。由于最明显的外在表现为月经,因而称“月经周期”。这种周期性变化,是通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来调节...[详细]
2023-11-16 05:02
哪些因素影响精子质量
哪些因素影响精子质量
1.健康精子怕烟、酒。烟和酒是精子的大敌。有些男性的身体对香烟中的毒素相当敏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杀伤精子。匈牙利一位医学博士声称:吸烟者精液中所含精子数目比不吸者少,而且畸形精子的数较多。长期大量吸烟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酗酒则...[详细]
2024-03-05 10:53
月期间同房了会得病吗
月经期间同房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但并非绝对会得病。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此时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若双方生殖器清洁到位且无病原体携带,短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若存在卫生隐患或免疫力低下,可能诱发阴道炎、盆腔炎...[详细]
2025-10-30 17:00
月巾同房有那些害处
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或加重经期不适,通常不建议在此期间发生性行为。月经期女性生殖系统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宫颈口轻微扩张以便经血排出,此时同房容易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阴道内环境被经血改变,天然抗菌能力下降,细菌更易繁殖上...[详细]
2025-10-30 16:22
约会一般多久约一次
约会一般多久约一次
约会频率通常建议每周1-3次,具体需根据双方情感阶段、工作生活节奏及个人偏好调整。恋爱初期或热恋阶段,双方探索欲较强,每周2-3次约会有助于增进了解。可选择工作日短时共进晚餐、周末安排半日户外活动等灵活形式,既保持新鲜感又避免过度占用...[详细]
2025-10-30 15:44
约会一般都干什么
约会一般都干什么
约会活动通常包括吃饭、散步、看电影、逛街、短途旅行等,可根据双方兴趣和关系阶段灵活选择。吃饭是约会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既能满足基本需求,又能创造轻松交流的环境。初次约会适合选择环境安静的餐厅,避免过于嘈杂影响沟通。关系稳定后可尝试特色...[详细]
2025-10-30 15:06
约会穿低胸装是暗示吗
约会穿低胸装是暗示吗
约会穿低胸装不一定代表暗示,需结合具体情境和双方关系判断。着装选择可能反映个人审美偏好、场合需求或自信表达,也可能传递一定的性吸引力信号。低胸装在约会中的含义因人而异。从服装心理学角度分析,低领设计确实可能增强女性魅力展示,尤其在初次...[详细]
2025-10-30 14:28
原地左右扭腰有什么好处
原地左右扭腰有什么好处
原地左右扭腰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腰椎灵活性,适合作为日常轻量运动。原地左右扭腰动作通过温和的旋转刺激腰部肌肉群,能有效缓解久坐导致的腰肌僵硬。该动作调动腹斜肌和竖脊肌参与,长期坚持可提升躯干稳定性,对预防腰肌劳...[详细]
2025-10-30 13:50
原地扭腰摆胯的好处
原地扭腰摆胯的好处
原地扭腰摆胯有助于改善腰髋灵活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适合作为日常健身的辅助动作。原地扭腰摆胯通过髋关节的旋转和腰部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够有效缓解久坐导致的腰背僵硬。动作过程中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减少盆腔淤血,...[详细]
2025-10-30 13:12
原地扭臀有好处吗
原地扭臀有好处吗
原地扭臀对身体有一定好处,能帮助锻炼核心肌群、改善柔韧性并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动作规范以避免损伤。原地扭臀通过髋关节的旋转运动激活腰腹深层肌肉,包括腹横肌、腹斜肌和竖脊肌群。这种低强度运动适合久坐人群作为间歇性活动,能缓解腰椎压力,...[详细]
2025-10-30 12:34
遇到坏人自救小常识
遇到坏人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自救措施能有效降低伤害风险。自救方式主要有观察环境、避免激怒对方、制造逃脱机会、及时呼救、保留证据等。1、观察环境迅速判断周围是否有监控设备、人群聚集区或可藏匿场所。若在室内可留意安全出口位置,在户外需注意...[详细]
2025-10-30 11:56
遇到坏人如何自救
遇到坏人时保持冷静并采取合理措施是自救的关键。自救方式主要有观察环境、制造声响、寻找掩体、拖延时间、寻求帮助等。1、观察环境迅速判断周围是否有可利用的逃生通道或隐蔽场所。优先选择光线充足、有监控或人群密集的方向移动,避免进入死角或密闭...[详细]
2025-10-30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