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常见病 > 正文

这些运动让女性远离阴道松弛

发布时间: 2023-11-14 10:2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性的阴道松弛原因很多,尤其是女性产后阴道松弛的现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如果爱运动的您,可能也会引起阴道松弛的现象。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运动让女性远离阴道松弛。

一般说来,造成阴道壁松弛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构造松弛、女性流产或分娩之后,阴道经过扩张而肌肉弹性减弱,长期慢性腹部高压造成的脱垂如长期提重物或慢性咳嗽等。

女性要警惕阴道松弛

正常阴道直径2.5厘米,长约8厘米,在阴道四周有许多肌肉及韧带,使其保持一定张力,在阴道内壁黏膜上,还有有许多皱襞,性生活时能增加摩擦力,使双方产生快感。阴道松弛症患者肌力减弱、韧带松弛、黏膜皱襞减少,阴道松弛是导致性快感下降甚至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阴道松弛轻微者,易阴道感染且性生活时较无感觉;中度者容易出现尿频;严重者表现为便秘、大便解不干净等。

阴道松弛与分娩方式

产后阴道松弛的原因有很多,胎儿过大,在自然分娩时造成了产伤;中期引产造成阴道损伤;多次分娩;产后缺乏运动;产褥期恢复盲目减肥,不注意营养或者过于劳累进而导致盆腔肌肉群恢复不良等等。

经过自然分娩的女性,因为阴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一般出生的婴儿头部直径约有10厘米,即分娩时阴道要扩张到10厘米,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经过出生孩子的挤压,阴道扩张明显,肌肉和处女膜痕受到彻底破坏,弹性明显下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如何防止女性产后阴道松弛?
如何防止女性产后阴道松弛?
很多的女性朋友产后都会出现阴道松弛,让夫妻之间的“性福”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激情。那么产后女性应该如何保养私处呢?很多年轻的妈妈在顺产完以后都想寻找缩阴的办法,其实,为了防止阴道松弛,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做缩阴运动。缩阴运动能有效地加强阴道...[详细]
2023-11-25 12:15
女性产后阴道松弛要怎样恢复?
女性产后阴道松弛要怎样恢复?
生小孩是女性一生中最痛苦的一件事,然而生完小孩后,女性的痛苦并没有立即消除,而是一件接一件的到来。没错女性是一个麻烦体,她们在生完小孩后身体还有很多需要恢复的,比如产后阴道松弛是女性很烦恼的事。那么,女性产后阴道松弛要怎样恢复?下面一...[详细]
2024-02-16 11:38
女性如何帮自己男性远离早泄
女性如何帮自己男性远离早泄
女方怎样助男性摆脱早泄?性生活就像一场双人跳水比赛,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有机结合,才可以取得完美的胜利。那么性生活中男女双方该怎样配合?对于有早泄倾向或症状的男性,女方该怎样助男性摆脱早泄?1.女方经常给予丈夫阴囊及睾丸按摩,当进行性生...[详细]
2023-11-15 05:37
女性特殊时期应远离这些药
女性特殊时期应远离这些药
在这一时期内免疫力低下,身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月经期间做了一些不当行为的话,更有可能诱发出各种的妇科疾病,留下日后隐患。例如女性在经期内不能乱吃药。女人在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药呢?妇科专家表示,在服药方面,女性应谨慎处理以下...[详细]
2023-11-13 07:57
女性阴道松弛怎么恢复 教你7招改善阴道松弛
女性阴道松弛怎么恢复 教你7招改善阴道松弛
听过一个女生说,男生在床上让她最开心的一句话是:您好紧啊。女生对紧致的追求,就像男人对粗久硬的态度。如果男生在床上最担心的问题是,软了咋办?女生在床上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女性阴道松弛怎么办?比如,有时候动作稍微大点,或者只是大笑了...[详细]
2024-01-03 07:43
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
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亚健康又叫第三状态,也有人叫它灰色健康。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的过渡状态,它相比疾病还是可以逆转和恢复的,只要通过正确的养生保健和疗养一般可以恢复为健康状态。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亚健...[详细]
2024-04-05 13:47
女性如何才能远离妇科病
女性如何才能远离妇科病
女性远离妇科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和健康管理,包括个人卫生、定期检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健康。1、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妇科病的基础。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内裤应选择棉质材料,每天更换并单独清洗。经期卫生尤...[详细]
2025-05-06 12:08
运动让您远离—骨质疏松症
运动让您远离—骨质疏松症
对于不少想要做个骨感美人的女性来说,通过节食在短期内将体重降下来是她们期盼已久的目标,殊不知,太瘦小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要想美而不“脆弱”,适量的运动及保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静悄悄的流行病,被...[详细]
2023-11-15 14:27
办公室远离疾病的小运动
办公室远离疾病的小运动
经常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每天面对着电脑,最容易腰酸背痛、肩颈酸痛,长时间打计算机,手腕也容易出问题。同时,伏案久坐,胸部得不到充分扩展,心肺受压,也会致使心脏病和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虽然办公室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但是一些简单的运...[详细]
2023-11-14 16:43
越运动越矮 5种运动低龄儿童应该远离
越运动越矮 5种运动低龄儿童应该远离
相信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长高,因此,有不少妈妈从小就注重孩子的骨骼发展,让孩子多多运动。但是儿童的体格发育尚未完善,身体许多条件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是所有适合成人的运动也同样适合儿童。下面所列举的就是较常见的“少儿不宜”的运...[详细]
2024-01-17 05:53
优思悦35岁以后能服用吗
35岁以后一般可以服用优思悦,但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优思悦是含有炔雌醇和屈螺酮的短效避孕药,适用于健康女性避孕及调节月经周期,其使用需考虑个体健康状况、药物禁忌及心血管风险等因素。健康女性若无吸烟史、高血压、血栓病史等禁忌症,35岁后...[详细]
2025-10-26 11:18
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
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主要在于服用周期和药物成分的连续性。21天包装通常为单纯孕激素避孕药,需停药7天;28天包装多为复合避孕药,含7天安慰剂或铁剂片,无须间隔停药。21天包装的避孕药每盒含21片活性药物成分,服用期间需每日固定时...[详细]
2025-10-26 10:41
优思明最忌讳的三个东西
服用优思明期间需严格避免吸烟、抗生素类药物以及葡萄柚汁。优思明是常见的短效避孕药,其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三类物质可能干扰药物代谢或增加血栓风险。1、吸烟吸烟会显著增加优思明使用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详细]
2025-10-26 10:03
优思明中断了2天怎么办
优思明中断2天需立即补服漏服的药片,并在后续7天内采取额外避孕措施。漏服避孕药可能导致避孕失败,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排卵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漏服1-2片时应在想起后尽快补服1片,即使需同时服用2片。若漏服发生在第一周,妊娠风险较高,需...[详细]
2025-10-26 09:25
优思明止血以后,可以停止服用吗
优思明止血后通常不建议自行停止服用。优思明属于短效避孕药,需按完整周期服用才能维持避孕效果和激素水平稳定。优思明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规范用药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即使出...[详细]
2025-10-26 08:47
优思明止血多久见效
服用优思明后止血通常需要3-5天见效,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出血原因等因素相关。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其止血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实现。对于激素波动引起的突破性出血,规律用药后3天内激素趋于稳定,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出血量...[详细]
2025-10-26 08:09
优思明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吗
优思明长期服用通常对身体无害,但需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正确使用可有效避孕并调节月经周期。健康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优思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恶心、乳房胀痛或点...[详细]
2025-10-26 07:31
优思明有没有催情效果
优思明没有催情效果。优思明是一种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来达到避孕目的,其药理作用与性欲调节无关。优思明作为激素类避孕药,其设计初衷是安全有效地防止妊娠,而非影响性功能或性欲。...[详细]
2025-10-26 06:53
优思明一天中最佳服用时间
优思明通常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即可,建议选择睡前或晨起等容易坚持的时间段。正确服用优思明需连续21天每日1片,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周期,漏服可能影响避孕效果。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其有效性依赖于规律服药时间。药物成分炔雌醇和屈螺酮的半衰期...[详细]
2025-10-26 06:15
优思明四十岁以上可以服用吗
优思明四十岁以上一般可以服用,但需经医生评估个体健康状况后决定。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屈螺酮炔雌醇,适用于健康育龄女性避孕,但对高龄女性可能存在心血管风险。四十岁以上女性若没有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栓病史等禁忌证,且肝功能...[详细]
2025-10-26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