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教您辨别糖尿病的6大隐性症状

发布时间: 2023-11-16 06: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糖尿病的症状有很多,但是也有的人症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还有一些隐性症状不易被发现,那么糖尿病有哪些隐性症状呢?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的隐形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一:面容色泽发红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红面容。据认为,面部色泽较红的病人血糖值常较非红面容者低,因为此类糖尿病人的病情较轻。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二:皮肤瘙痒约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且较顽固,以外阴部或肛门部位最严重。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三:胫骨前生褐色斑此症多见于轻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其中有10%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四:手足背肉芽肿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如指甲大小、质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五:手足部水疱疹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侧,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糖尿病的隐性症状六:菱形舌炎大约有2/3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头缺损等等。

糖尿病要能够很好的治疗,不仅要集合自身的情况,还要彻底的结合症状治疗,以上6点糖尿病的隐性症状掌握了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痔疮有什么症状?教您如何辨别痔疮症状
痔疮有什么症状?教您如何辨别痔疮症状
痔疮是现代很人都容易患上的肛肠疾病。引起痔疮的原因有很多,了解痔疮的症状才能更好的防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痔疮有真么症状。痔疮有什么症状?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以...[详细]
2023-11-13 09:31
中医教您怎么快速辨别感冒类型
中医教您怎么快速辨别感冒类型
感冒虽然是常见病,但是类型还有有好几种的,想要快速治愈,还得对症下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同是受风感冒,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因此,治疗感冒时,要先判断感冒类型。怎么快速辨别感冒类型呢?感冒临床表现多以发热、恶寒、头痛、...[详细]
2023-11-16 11:20
“夜猫子”当心患痔疮,教您辨别痔疮的症状
“夜猫子”当心患痔疮,教您辨别痔疮的症状
痔疮的症状在开始时往往比较轻,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就会逐渐加重,引发肛肠疾病。尤其现在春夏交替时节,天气燥热,人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容易发生便秘而引发痔疮。因此,预防痔疮就能减轻发作时的痛苦。那么痔疮有什么症状?下面跟小编看看专家的介...[详细]
2023-11-13 07:03
教您辨别月经期间的疾病问题
教您辨别月经期间的疾病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女性的月经期量及其周期是比较恒定的,假如出现了异常,就说明生殖系统有不正常的现象,这可能预示着身体的内分泌等方面出现了题目。所以,对于月经期异常现象,女性朋友千万不能忽视。正常的月经期应是什么样的?女子出现的周期性阴道流...[详细]
2023-11-16 11:35
教您用胎动计数法辨别胎儿健康状况
教您用胎动计数法辨别胎儿健康状况
孕妇一般从18周左右才感觉到有胎动,大约在孕20~30周之间,身体运动逐渐协调并开始形成休息,活跃的周期,此后胎动更趋成熟,34周左右开始活跃直至38周,此后略有减少。由于很多因素均影响胎动的感觉,因而个体差异较大,重要的是每个孕妇应...[详细]
2024-02-04 06:47
隐性梅毒隐性梅毒的症状
隐性梅毒隐性梅毒的症状
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是指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隐性梅毒。潜伏梅毒的分期不同,一期梅毒常累及皮肤、黏膜,表现为生殖器无痛性溃疡、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二期梅毒常累及骨骼、眼部、...[详细]
2023-11-13 10:01
4招教您辨别真假颈椎病
4招教您辨别真假颈椎病
颈椎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有颈椎病的人脖子会有些疼痛,但并不是所有脖子痛就是颈椎病,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一些诀窍,教给大家怎样辨别真假颈椎病。1、有没有神经和血管压迫征象。颈椎病多有臂丛神经受压的症状,出现手臂外侧麻痹,并可达手小指无名指...[详细]
2023-11-13 05:29
隐性梅毒有何症状
隐性梅毒有何症状
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是指血清学反应呈现梅毒非特异性反应,无任何临床表现,且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发现的梅毒。部分患者在发生隐性梅毒后,可出现硬下疳和梅毒疹等症状。1、硬下疳:硬下疳一般为单发,也可以多发,外生殖器如肛周、阴茎、龟头、包皮、...[详细]
2023-11-16 09:07
中医教您辨别肾阴虚与肾阳虚的方法
中医教您辨别肾阴虚与肾阳虚的方法
无论男女都会有肾虚的人,肾虚时身体会表现出一些症状,但是肾虚又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您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呢?中医给教大家几种判断方法,一起来看看。1、年龄大小通常情况下,肾阴虚出现在中青年人人群比较多,而肾阳虚则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当中。肾阴...[详细]
2023-11-13 08:07
隐性梅毒有啥症状
隐性梅毒有啥症状
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是指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隐性梅毒。潜伏梅毒的分期不同,一期梅毒常累及皮肤、黏膜,表现为生殖器无痛性溃疡、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二期梅毒常累及骨骼、眼部、...[详细]
2023-11-14 10:47
小腹疼应该怎么缓解
小腹疼应该怎么缓解
小腹疼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小腹疼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肠道痉挛、盆腔炎等因素有关。1、热敷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对下腹部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详细]
2025-09-20 08:47
小腹疼下体痒怎么回事
小腹疼下体痒怎么回事
小腹疼下体痒可能由阴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外阴湿疹、生殖器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阴道炎阴道炎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可能伴随小腹隐...[详细]
2025-09-20 08:09
小腹酸胀是怎么回事
小腹酸胀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摄入过多产气食物或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详细]
2025-09-20 07:31
小腹酸溜溜的怎么回事
小腹酸溜溜的感觉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盆腔充血、激素水平波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调理、抗感染治疗、妇科检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规律或进食...[详细]
2025-09-20 06:53
小腹软软的怎么回事不疼
小腹软软的无疼痛感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轻度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胃肠功能紊乱、激素水平波动、盆腔器官轻度充血等。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就医排查。胃肠功能紊乱时可能出现小腹柔软但无痛感的情况,与饮食不规律或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有关。激素水平...[详细]
2025-09-20 06:15
小腹软绵绵的是什么
小腹软绵绵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腹肌松弛、盆腔疾病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产后恢复不良、慢性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1、饮食不当短期内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能导致肠道胀气使小腹...[详细]
2025-09-20 05:37
小腹肉硬的和软的区别
小腹触感偏硬或偏软可能与脂肪分布、肌肉状态、内脏健康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小腹触感偏软多与皮下脂肪堆积相关,常见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脂肪组织质地松软且可移动,按压时无明显抵抗感,可能伴随腰围增粗等表现。适度增...[详细]
2025-09-20 05:00
小腹难受是怎么回事
小腹难受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量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小腹...[详细]
2025-09-19 17:00
小腹经常胀气是什么原因
小腹经常胀气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胀气通常表现为腹部膨隆、按压有弹性感、伴随打嗝或排气增多等症状。1、饮食不当进食过快、吞咽空气或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可能导致胀气。豆类、洋葱、西蓝花...[详细]
2025-09-19 16:22
小腹很胀气感觉肚子大
小腹胀气伴随腹部膨隆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或肠道疾病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热敷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常见诱因包括进食过快、产气食物过量、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等。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洋葱、西蓝花等产气...[详细]
2025-09-19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