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出现小硬疙瘩可能由生理性囊肿、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肿瘤或外伤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
睾丸或附睾部位的良性囊肿是常见原因,触感类似绿豆大小硬结,无痛感。超声检查可确诊,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若囊肿增大或引发不适,可考虑穿刺抽液或微创手术切除。
细菌感染导致的附睾炎症可能形成局部硬结,伴随红肿热痛。需口服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2-4周,急性期卧床休息并用阴囊托抬高。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泌尿系统感染源。
阴囊静脉丛异常扩张可能触及蚯蚓状团块,久站后加重。轻度患者穿紧身内裤支撑,中重度需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显微镜下结扎术或介入栓塞术。术后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
无痛性逐渐增大的硬块需警惕肿瘤,睾丸癌多见于15-35岁男性。确诊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AFP、HCG、超声及CT检查。治疗方案包括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化疗联合治疗。
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睾丸鞘膜内出血机化,形成局部硬结。急性期冰敷并服用云南白药胶囊,陈旧性血肿若持续3个月未吸收,需手术清除凝血块。恢复期间避免骑跨运动。
日常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避免长时间骑行或久坐。饮食增加西红柿、牡蛎等富含锌元素食物,每周进行慢跑或游泳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每月一次睾丸自检,采用站立位触诊双侧睾丸形态,发现硬结体积增大、质地变硬或伴随坠胀感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