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感冒需谨慎用药,哺乳期优先选择不影响母乳的安全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同时需排查发热原因。
哺乳期感冒首选单一成分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剂量控制在每次300-500mg,间隔4-6小时。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可能减少奶量。中药制剂如板蓝根颗粒需确认无哺乳禁忌成分,风寒型感冒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用药期间观察婴儿是否有嗜睡或腹泻等反应。
体温超过38.5℃需及时退热,物理降温配合药物更安全。温水擦浴重点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拭。持续高热需排查乳腺炎或产褥感染,血常规检查可区分病毒性或细菌性感冒。细菌感染时哺乳期可用头孢克洛等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
干咳无痰可饮用蜂蜜柠檬水润喉,夜间咳嗽加重时垫高枕头。痰液粘稠建议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哺乳期安全等级为L1。避免使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川贝炖梨适用于阴虚燥咳,风寒咳嗽改用生姜红糖水。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3-4次,配合婴儿吸鼻器清除分泌物。哺乳前15分钟可使用含氧化锌的鼻用软膏缓解黏膜肿胀。卧室保持50%-60%湿度,避免使用萘甲唑啉等减充血剂,可能引起反弹性鼻塞。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
每日饮用2000ml温水,鸡汤等流质食物补充营养。佩戴口罩哺乳防止飞沫传播,接触婴儿前规范洗手。保证7小时睡眠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居室定时通风换气,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共处一室。
产后感冒期间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每日保证1个鸡蛋和200g深色蔬菜。适度进行产褥操促进血液循环,从每天5分钟凯格尔运动开始。注意胸腹部保暖,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内。观察恶露变化,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反复需警惕产褥感染,及时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哺乳后及时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诱发乳腺炎。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