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亏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倦怠、头晕心悸、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气血亏虚可能由长期劳累、营养不良、慢性失血、久病体虚、先天不足等因素引起。
气血不足时,面部失去红润光泽,呈现苍白或萎黄。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虚导致血液运行无力,无法上荣于面。长期气血亏虚者可能伴随眼睑、指甲颜色淡白,舌质淡胖有齿痕。
气血亏虚者常感四肢无力,轻微活动即气喘吁吁。气虚则脏腑功能减退,血虚则肌肉失养,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懒言。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软、爬楼梯困难等运动耐量下降表现。
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目眩,尤其在突然站立时加重。心血不足会导致心慌胸闷,安静状态下自觉心跳明显,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出现短暂视物模糊或晕厥。
女性患者多见月经量少、经期推迟甚至闭经。气血不足时胞宫失养,经血化源不足,可能伴随经血色淡、质地清稀。部分人会出现非经期出血或经期延长等气血不固症状。
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手足不温,秋冬季节尤为明显。气血无法温煦四肢时,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指甲脆裂。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也是常见伴随症状。
改善气血亏虚需注重饮食调养,适量食用红枣、桂圆、山药、猪肝等补益食材,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贫血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红蛋白、铁代谢等指标,排除器质性疾病。中医辨证治疗常采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加减,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