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平均28天,个体差异受激素水平、卵巢功能、生活方式、情绪压力、疾病因素影响。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激素波动决定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周期缩短至21天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周期延长超过35天。调节方法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中药调理如当归芍药散、监测基础体温判断排卵日。
青春期卵巢发育未成熟时周期不规律,围绝经期卵泡储备下降导致周期紊乱。卵巢早衰患者可能数月无月经,需检查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治疗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佳乐+黄体酮、辅酶Q10改善卵子质量、针灸刺激卵巢血流。
极端节食导致体脂率低于17%时可能闭经,过度运动引发下丘脑性闭经。时差调整、轮班工作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建议保持BMI在18.5-23.9之间,每周运动不超过5次中等强度有氧,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照射。
慢性压力升高皮质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焦虑抑郁患者常见月经推迟,经前综合征加重周期不适。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压力反应,正念冥想调节自主神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改善情绪性月经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周期延长伴经量多,甲亢患者周期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经期剧痛和周期紊乱。需排查TSH激素水平,宫腔镜排除内膜息肉。治疗甲减用优甲乐,内异症可用地诺孕素,黏膜下肌瘤需宫腔镜切除。
周期异常超过三个月应就诊妇科,日常保持钙1000mg/天和维生素D800IU/天摄入,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选择瑜伽或快走等温和方式。记录月经日记有助于发现规律,围排卵期增加坚果和深海鱼摄入有助于激素合成,长期使用卫生棉条需每4小时更换预防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