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贫血多由缺铁、经期失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妊娠需求引起,可通过补铁剂、饮食调整、病因治疗、输血支持及中医调理改善。
铁元素不足是贫血主因,月经量过多或饮食缺铁易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治疗需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补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高铁食物摄入,避免与茶、咖啡同服影响吸收。
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等妇科问题引发长期经血过量。需通过宫腔镜切除肌瘤、激素疗法调节周期,严重时采用子宫内膜消融术,日常建议经期补充猪肝、红枣等补血食材。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每日补充400μg叶酸片剂,注射甲钴胺针剂,食谱中加入鸡蛋、深海鱼、猕猴桃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肾衰竭、类风湿等疾病抑制造血功能。需治疗原发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配合低磷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胎儿发育增加铁需求,孕中晚期血容量扩张稀释血液成分。建议从孕12周起每日补充30-60mg铁剂,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产后继续补充3个月。
贫血女性需保持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瑜伽促进血液循环,多摄入黑芝麻、樱桃等补血食材,避免过度节食。长期面色苍白、心悸需排查消化道出血或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低于70g/L应考虑输血治疗。中医推荐当归、阿胶等药材配伍调理气血,但需辨证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