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虚弱出汗可通过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调理,具体需结合体质辩证选用补气养血、固表止汗的方剂。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功效。产后卫阳不固导致的自汗,可用黄芪30克配伍防风10克、白术15克煎服,形成玉屏风散基础方。若伴随气短乏力,可加党参15克增强补气效果。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当归补血汤适用于血虚型产后汗症,表现为面色苍白、汗出涔涔。取当归10克、黄芪30克为主方,搭配熟地黄15克滋补肝肾。血虚发热者可加地骨皮10克清虚热。建议配合阿胶糕日常食用,每次5克含化。
浮小麦30克配伍煅牡蛎20克、麻黄根10克组成止汗经典方,针对产后虚汗不止效果显著。此方通过收敛固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煎煮时需先煅牡蛎30分钟。可搭配五味子6克调节汗液分泌,但表邪未解者禁用。
气阴两虚型产后汗证适用太子参15克配伍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形成生脉饮变方。症状见夜间盗汗、口干舌燥时,可加百合20克滋阴安神。建议将方剂制成膏方,每日早晚各服10毫升,连续服用两周。
肾虚型产后汗出伴腰膝酸软,可用山茱萸15克配伍熟地黄20克、山药30克组成左归丸基础方。肾阳虚者加肉桂3克温阳,五更汗重者加补骨脂10克。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破气食物。
产后调理需药食同源,推荐黄芪乌鸡汤乌鸡1只、黄芪20克、枸杞15克炖煮2小时每周食用2次,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呼吸训练。护理需保持室温22-24℃,穿着纯棉吸汗衣物,汗湿后及时更换避免受凉。哺乳期用药需医师指导,服药期间观察乳汁分泌变化,出现便秘、口干等不适需调整方剂。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