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不可控的睡眠发作等症状。嗜睡症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损伤、免疫系统异常、心理压力、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白天频繁打瞌睡、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夜间睡眠紊乱、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行为干预。
患者在安静或单调环境中会突然陷入睡眠状态,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醒后可能短暂清醒但很快再次困倦。常见于看书、开会、乘车等场景,严重时可能影响工作和社交。这种情况与脑内下丘脑分泌素水平异常有关,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
患者在入睡或觉醒时出现暂时性肢体无法活动的情况,可能伴随呼吸困难或恐惧感,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这种现象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肌张力抑制机制异常激活有关,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
患者在即将入睡时产生生动逼真的视听幻觉,如看到人影、听到呼唤等,内容多带有恐怖色彩。这种症状源于睡眠-觉醒转换期大脑皮层异常活跃,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需与精神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患者夜间睡眠呈现片段化特征,频繁觉醒或早醒,深度睡眠时间不足。部分患者伴有不宁腿综合征或睡眠呼吸暂停,导致日间嗜睡加重。改善睡眠环境和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设备可能有所帮助。
长期嗜睡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受损,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钝。这种认知障碍与睡眠质量差导致的脑代谢异常有关,通过莫达非尼等促醒药物可改善症状。
嗜睡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白天可安排20分钟左右的短时小睡,但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进入深睡眠。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驾驶时睡着等危险情况,需立即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