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常见传染病可通过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症状监测和及时就医有效预防。
流感、水痘、麻疹等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水痘疫苗推荐1-12岁儿童接种2剂次,麻腮风三联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2-3天自行缓解。
正确佩戴口罩可阻断飞沫传播,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七步洗手法使用肥皂清洁指缝腕部,咳嗽时用肘部遮挡。随身携带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
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煮沸15分钟或使用消毒柜,衣物用60℃以上热水洗涤。紫外线灯消毒需确保无人状态下使用。
出现发热超过38.5℃、持续咳嗽、皮疹等症状时立即隔离。流感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伴肌肉酸痛,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手足口病常见口腔疱疹。居家监测体温变化,儿童出现嗜睡或呼吸急促需急诊。
疑似传染病应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流感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效果最佳,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住院患者需配合完成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蛋白质选择鸡蛋、鱼肉等易消化食物。每天进行30分钟室内运动如瑜伽、跳绳,保证7-8小时睡眠增强抵抗力。孕妇、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应减少外出,备足常用药物。出现呕吐腹泻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退热后仍要观察3天防止病情反复。集体单位发现聚集性病例需立即报告疾控部门,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