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症难以自愈,需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物理疗法和中医调理。
部分患者需药物缓解症状,如抗抑郁药氟西汀、舍曲林调节神经递质,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肌肉疼痛,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胸腺肽可能改善免疫功能。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减轻焦虑抑郁;正念训练帮助患者接纳症状,减少心理压力;团体心理支持能提供情感共鸣。持续6-12周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疲劳程度。
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9小时睡眠;采用分段活动法,每20分钟休息5分钟;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干扰睡眠。记录每日能量消耗,控制在耐受范围内逐步增加活动量。
水疗通过浮力减轻关节负担,水温38℃左右最佳;低频电刺激可缓解肌肉酸痛;针灸选取足三里、百会等穴位,每周2-3次,连续8周能改善能量代谢。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气虚型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血虚型适合归脾汤,湿热型推荐三仁汤。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每周3次,配合八段锦练习,注重"调息-调身-调心"结合。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
饮食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深绿色蔬菜,搭配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豆制品;避免精制糖和加工食品。温和运动如太极、瑜伽每周3-4次,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以下。保持环境湿度40%-60%,使用记忆棉枕头减轻颈部压力。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需复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