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主要由乳腺、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具有哺乳、性征展示和内分泌调节三大功能。乳房结构可分为乳头、乳晕、乳腺小叶、输乳管和脂肪层等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泌乳汁、维持女性第二性征以及参与性反应。
乳腺是乳房的功能核心,由15-20个乳腺小叶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每个小叶包含大量腺泡,妊娠期在催乳素作用下腺泡膨大形成泌乳单位。乳腺通过输乳管系统连接乳头,哺乳期腺泡上皮细胞合成乳汁后,经输乳窦从乳头排出。乳腺发育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月经周期中会出现生理性增生与复原。
脂肪占乳房体积的70%-90%,决定乳房大小和柔软度。脂肪层包裹乳腺组织形成保护垫,可缓冲外力冲击。更年期后腺体逐渐退化,脂肪比例进一步增加。脂肪细胞能转化雄烯二酮为雌激素,这种局部激素转化对维持乳房健康有重要作用。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作为特殊结缔组织贯穿乳房,起固定和支撑作用。韧带松弛会导致乳房下垂,常见于多次哺乳或快速减肥后。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维持乳房弹性,其含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乳头表面有15-20个输乳管开口,乳晕区含有蒙哥马利腺体,能分泌油脂润滑乳头。这两部分富含神经末梢,性刺激时通过交感神经反射引起勃起。乳晕色素沉着程度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妊娠期颜色加深是为新生儿视觉定位提供生物信号。
乳房血供主要来自胸外侧动脉和胸廓内动脉,丰富血流为泌乳提供营养。淋巴管网汇集至腋窝淋巴结,这个特殊结构使乳房成为癌细胞转移的常见路径。哺乳期血管密度增加2-3倍,形成可见的皮下静脉网。
日常养护乳房建议选择承托力适中的无钢圈文胸,避免长期压迫淋巴回流。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大豆制品有助于维持雌激素平衡。每月月经结束后一周进行乳房自检,采用指腹顺时针触诊,重点观察有无异常肿块或皮肤凹陷。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早期筛查对乳腺疾病防治至关重要。运动时穿戴运动文胸减少悬韧带牵拉,游泳和扩胸运动能增强胸大肌对乳房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