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位于胸大肌表面第2-6肋骨之间,主要由腺体组织、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形态呈半球形或圆锥形,其结构包括乳头、乳晕、乳腺小叶和输乳管等部分。
乳房基底部附着于胸大肌筋膜,上界平第2肋,下界平第6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达腋中线。青春期后受雌激素影响发育隆起,妊娠期腺体增生使乳房体积增大,绝经后腺体萎缩逐渐被脂肪替代。个体差异会导致乳房位置存在上下1-2个肋间隙的浮动。
成年未育女性乳房多呈半球形,经产妇因哺乳影响常呈圆锥形或下垂型。乳房中央突出部分为乳头,周围色素沉着区为乳晕,直径约3-5厘米。乳晕表面有蒙氏腺开口,能分泌润滑物质保护乳头。乳房下缘与胸壁形成的皱襞称为乳房下皱襞,是整形手术的重要标记。
乳腺由15-20个腺叶呈放射状排列构成,每个腺叶又分为若干乳腺小叶。小叶内终末导管与腺泡组成泌乳单位,导管系统最终汇入输乳管开口于乳头。腺体间充满脂肪组织,其比例决定乳房软硬度,年轻女性腺体占比高触感较韧,中老年女性脂肪增多趋于柔软。
乳房依靠库珀韧带乳房悬韧带固定于胸壁,这些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束从胸肌筋膜延伸至真皮层。哺乳、年龄增长或快速减肥会导致韧带松弛,造成乳房下垂。胸肌筋膜和皮肤弹性共同维持乳房形态,穿戴合适胸罩可减轻韧带负荷。
乳房血供主要来自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分支,静脉回流形成皮下静脉网。感觉神经来自第4-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乳头乳晕区神经末梢密集敏感。淋巴回流至腋窝淋巴结群,乳腺癌转移时多首先累及该区域。
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压迫乳腺,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注意观察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异常。保持规律运动可增强胸肌支撑力,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亚麻酸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腺体健康。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哺乳期需注意乳头清洁以防乳腺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