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2型糖尿病免疫治疗

发布时间: 2023-11-16 11: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针对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自身抗体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免疫治疗是针对2型糖尿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人为干预破坏胰岛B细胞,从而改善、延缓糖尿病的进程,包括补充胰岛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减肥药等。

1、补充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且胰岛素治疗具有简便、易行、低血糖发生率低等优点,在协助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应用免疫抑制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经过生活方式以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仍难以控制,可在咨询医生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以帮助控制血糖;

3、应用糖皮质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单纯应用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明显的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在排除其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醋酸泼尼松片;

4、应用减肥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单纯的生活方式以及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因此可以考虑给予减肥药物协助治疗,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理,建议日常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炸鸡、蛋糕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建议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有什么优势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有什么优势
乳腺癌是常见的发生于女性身上的癌症之一,现在的医学手段比较发达,但是要想彻底的治愈乳腺癌还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乳腺癌的治疗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现在免疫治疗就是较为常用,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是用于多种癌症治疗的先进方法,对患...[详细]
2023-11-14 07:37
封闭抗体缺乏一定要做免疫治疗吗
封闭抗体缺乏一定要做免疫治疗吗
封闭抗体缺乏一般指封闭性抗体阴性,是否一定要做免疫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封闭性抗体阴性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则通常不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1.不需要:封闭...[详细]
2023-11-15 10:17
膀胱癌做生物免疫治疗效果好吗
膀胱癌做生物免疫治疗效果好吗
膀胱癌患者进行生物免疫治疗的效果一般比较好。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1.好: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对于早期的膀胱癌患者来说,在手术后配合使用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有效...[详细]
2023-11-14 13:13
做了尖锐湿疣手术后,还需要自体免疫治疗吗
做了尖锐湿疣手术后,还需要自体免疫治疗吗
做了尖锐湿疣手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自体免疫治疗,通常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患者病情较轻、术后恢复较好,则一般不需要进行自体免疫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或术后恢复不佳,则可能需要进行自体免疫治疗。一、不需要进行自体免疫治疗的情况1.病...[详细]
2023-11-13 13:55
2型糖尿病多少是正常
2型糖尿病多少是正常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如果患者既往没有糖尿病病史,首次发现血糖升高时,需要进行OGTT试验,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详细]
2023-11-16 16:18
2型糖尿病如何形成
2型糖尿病如何形成
2型糖尿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则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2、环境因素: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暴...[详细]
2023-11-16 16:08
2型糖尿病多少正常
2型糖尿病多少正常
2型糖尿病的正常值,通常是指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在4%-6%。1、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详细]
2023-11-16 13:45
2型糖尿病如何避免
2型糖尿病如何避免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1、合理饮食:建议低糖低脂饮食,少吃高热量食物,如肥肉、蛋糕、巧克力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详细]
2023-11-14 11:38
2型糖尿病如何引起的呢
2型糖尿病如何引起的呢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有家族史,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也会增加患病风险。1、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2型糖尿...[详细]
2023-11-14 06:55
2型糖尿病能避免吗
2型糖尿病能避免吗
2型糖尿病一般不能避免,2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原因有关。由于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所导致,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2型糖尿...[详细]
2023-11-15 16:16
最近胸变软了是怎么回事
乳房变软可能由生理性激素波动、体重变化、哺乳期结束、乳腺增生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触感柔软、胀痛减轻或体积变化,可通过调整内衣、热敷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1、生理性激素波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乳房组织含...[详细]
2025-11-24 17:00
最近小肚子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小肚子越来越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便秘、激素变化、盆腔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并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1、饮食过量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腹部脂肪对能量过剩敏感。常见于频繁摄入油炸...[详细]
2025-11-24 16:24
最近突然长肚子咋回事
突然长肚子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肠道问题或腹腔积液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生活习惯和身体变化综合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食过量短期内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增生速度较快。常见于聚餐频繁、零食摄入过...[详细]
2025-11-24 15:48
最近屁股变大了怎么回事
屁股变大可能与体重增加、激素变化、运动方式调整、骨盆前倾、脂肪分布改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生活习惯和身体变化综合判断。1、体重增加日常热量摄入超过消耗时,脂肪容易在臀部堆积。高糖高脂饮食、久坐少动等习惯会导致脂肪囤积,表现为臀部维度增大...[详细]
2025-11-24 15:12
最近老感觉饱腹感怎么回事
最近老感觉饱腹感可能与饮食过快、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幽门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长期饱腹感可能伴随腹胀、反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饮食过快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空气随食物吞咽积...[详细]
2025-11-24 14:36
最近感觉胸突然变软了
乳房突然变软可能是激素波动、体重变化或乳腺组织改变引起的生理现象,少数情况下与乳腺疾病相关。乳房质地受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影响,月经周期、妊娠期、哺乳期或体重快速下降时可能出现暂时性变软。月经周期中黄体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乳房密度降低...[详细]
2025-11-24 14:00
最近感觉肚子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肚子越来越大可能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腹水、肠道胀气、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建议减少精制碳水及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详细]
2025-11-24 13:24
最近感觉肚子大了好多是得病了吗
肚子明显变大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常见因素包括饮食过量、久坐缺乏运动、肠道胀气、腹水积聚、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若伴随腹痛、排便异常、体重骤增或消瘦需及时就医排查。1、饮食过量短期内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详细]
2025-11-24 12:48
最近感觉肚子大了好多
肚子明显增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腹胀或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短期内肚子变大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或久坐不动。高油高盐饮食容易导致胃肠胀气,碳酸饮料、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过多会引发腹胀。长期缺乏运动使腹部脂肪堆积,腰围逐...[详细]
2025-11-24 12:12
最近腹部突然变大
最近腹部突然变大
腹部突然变大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积气、腹水、妊娠、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腹部突然变大。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高盐、高糖或产气食物,可能引起胃肠胀气或水分潴留。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碳酸...[详细]
2025-11-24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