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教师保健养生的6小秘诀推荐

发布时间: 2023-11-16 08:00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重要人群,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多是站立的,晚上还要经常熬夜,因此,教师人群的健康也是需要重视的。那么教师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1、在伏案工作时,手感到酸累,可两手掌相合,来回快速搓动10秒,使掌心产生强烈热感,再将双手摇动10次;

2、眼睛酸胀时,合上双眼5秒,再睁开双眼自视鼻梁5秒;

3、下肢酸胀时,可适当踢踢腿、弯弯腰、伸伸臂,做几个下蹲的动作,用手掌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轻拍腿部。

4、头昏脑胀时,身坐直,头向后仰,用力收缩颈肌,坚持10秒,然后头低垂胸前,静坐15秒;

5、困乏欲睡时,坐正,双肩后弓,下胯微收,双肩下垂于躯干两侧,手心向后,再用力收缩背部、臂部、肩部和颈部肌肉,坚持12秒之后全身放松15秒;

6、熬夜加班,工作一小时左右活动休息一会儿,听听音乐,喝杯茶,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一下筋骨,使身心得到放松,让大脑和眼睛得到保护性休息,并防止久坐形成驼背或颈肩酸痛;

温馨提醒:教师课堂讲课“偷懒”小秘诀:

根据需要,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两脚轮流交替或同时提起脚后跟,抬高身体;由脚尖着地改为脚后跟着地,再由脚后跟着地改为脚尖着地;轮流屈伸双腿,使脚离开地面;挺腹深呼气,转收腹深呼气;每隔一段时间使背、颈部和腹部的肌肉绷紧30秒至40秒,以使背直、肩平、收腹,保持良好的体态。

以上是关于教师日常保健的内容介绍,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很多时候需要久站,在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健康,保健可以试试以上方法哦。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日常保健养生的秘诀
日常保健养生的秘诀
内修一口气,修于心,止乎行;外养筋骨皮,生于动,息于静。修养身心者,需知万物皆可顺其自然,而为人养生则需精心调理。为大家推荐古法中医的百年养生攻略。让您从里到外升级全身,不再英雄气短,不再只见气魄不见体魄。No.1手指上的月亮伸出两只...[详细]
2025-01-17 21:31
女人可以如花的饮食养生保健秘诀
女人可以如花的饮食养生保健秘诀
一个水果:天天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水果至少1个,长年坚持会收到明显的美肤效果。二盘蔬菜:天天应进食两盘品种多样的蔬菜,不要常吃一种蔬菜,一天中必须有一盘蔬菜是时令新鲜的、深绿颜色的。最好生食一些大葱、西红柿、凉拌芹菜、萝卜、嫩莴苣叶等...[详细]
2023-11-16 07:23
孕妇秋季养生保健食谱推荐
孕妇秋季养生保健食谱推荐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从营养养生保健角度来说,也是最佳的季节。那么,对于孕妈妈来说,秋季要怎么养生保健好呢?秋季养生保健不仅能预防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人体适应冬季寒冷气候变...[详细]
2023-11-13 11:04
白领养生保健,10个养生秘笈推荐
白领养生保健,10个养生秘笈推荐
在白领的办公室里,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用电脑、看文件、商量研究,半天不起身走动。长期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不喜欢运动,就容易导致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那么办公室一族日常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白领养生秘笈1.梳头首先直向梳...[详细]
2023-11-16 09:14
女性初春的6个保健养生秘方
女性初春的6个保健养生秘方
这样可使精力更加充沛,减少困倦,还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春天阳气上升,人的性欲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春天多运动锻炼,是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使全年疾病减少发生。1、早睡早起,不可恋床。指出:春三月...[详细]
2023-11-13 06:24
秋季保健养生不可犯这6个错误
秋季保健养生不可犯这6个错误
秋季是适合保健养生的季节,因此,很多人都开始进补。小编提醒,秋季保健养生也是讲究方法的,不要盲目进补,否则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因为盲目进补而上火。因此,秋季保健养生,千万不能犯的几种错误。1、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详细]
2023-11-15 08:21
秋季养生保健的6收法则
秋季养生保健的6收法则
中医养生保健讲究顺应时节,到了秋季,经过了万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气机开始衰退,实力不足也就必然要内收。因此,为适应季节的收,人们在秋季养生保健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到“六收”。收气。气指的是呼吸之气,如果有气喘或咳嗽,则是肺气不收不降的表...[详细]
2023-11-15 07:25
女性冬季保健养生6大攻略
女性冬季保健养生6大攻略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等健康问题,那么在冬季,女性该怎样养生呢?专家提醒,女性应该注意以下六大常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保湿防燥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详细]
2023-11-13 11:00
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寒冬来临,您还在为如何抵御刺骨的严寒而烦恼吗?您还在为手脚长出胖乎乎的“小萝卜”而痛苦吗?那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看看冬季养生保健应该做什么对身体好吧。一、宜出汗:少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详细]
2025-02-18 14:41
孕产保健为您推荐超赞的孕期养生粥
孕产保健为您推荐超赞的孕期养生粥
孕早期孕吐严重吃不下东西怎么办?那就喝粥吧!喝粥也是能够达到养生目的的,那么,孕妈妈喝什么粥最好呢?今天推荐九种孕期养生粥,吃货孕妈咪学起来吧。1、猪肚粥做法:将250克猪肚切丝用水抄一下。把100克大米洗净与猪肚一齐放入煮锅内,加清...[详细]
2023-11-16 07:18
40岁停经了是不是老得快
40岁停经了是不是老得快
40岁停经属于卵巢早衰,与自然衰老速度无直接关联,但需警惕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应对方法包括激素替代治疗、营养补充、运动调节、心理干预、定期体检。1、激素治疗: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骤降是主因。短期补充雌孕激素可缓解潮热盗汗,...[详细]
2025-04-23 06:49
男性精子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
男性精子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
男性精子成活率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不良生活习惯、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Y染色体微缺失会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功能。部分男性携带先天性基因缺陷导致生精小管发育不良,需通过基因检...[详细]
2025-04-23 06:47
女性什么时间绝经最佳年龄
女性什么时间绝经最佳年龄
女性最佳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过早或过晚均需警惕健康风险,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卵巢功能、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及激素水平。1、遗传因素:绝经年龄与家族遗传显著相关,母亲或姐妹的绝经时间可作为参考。若40岁前绝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详细]
2025-04-23 06:45
精子在体外水中能存活多久
精子在体外水中能存活多久
精子在体外水中的存活时间通常为几分钟至2小时,具体取决于水质、温度及酸碱度等因素。1、水质影响:自来水中氯含量会快速杀死精子,实验显示0.5ppm氯浓度下精子30秒内失活。蒸馏水因渗透压失衡导致精子细胞破裂,存活时间不超过10分钟。矿...[详细]
2025-04-23 06:43
女人为什么会得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症是女性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和环境刺激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自身免疫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3-5倍,特定基因如HLA-DR3和HLA-DQ2与发病相关。治疗需结合免疫抑制剂...[详细]
2025-04-23 06:40
精子在水里能存活吗
精子在水里能存活吗
精子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受水温、水质和渗透压影响,通常淡水环境存活不超过5分钟,生理盐水可维持1-2小时活性。1、渗透压差异:精子细胞膜在低渗环境如淡水会因水分内流破裂,高渗环境则导致脱水死亡。实验室常用等渗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或专...[详细]
2025-04-23 06:38
经前期综合症要警惕四种病
经前期综合症要警惕四种病
经前期综合症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抑郁症、贫血四种疾病相关,需通过激素检查、心理评估、营养干预等方式排查。1、甲状腺异常甲状腺激素失衡会加剧经前情绪波动和水肿,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可确诊。治疗包括优甲乐调节甲减,甲巯...[详细]
2025-04-23 06:36
精子在高温下能存活吗
精子在高温下能存活吗
精子在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显著缩短,高温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DNA损伤甚至死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43℃以上环境是保护精子健康的关键。1、温度影响:睾丸正常温度需低于体温2-3℃,持续暴露在43℃以上环境中,精子存活时间不超过30分钟。桑...[详细]
2025-04-23 06:34
经前综合征吃什么药效果好
经前综合征吃什么药效果好
经前综合征可通过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短效避孕药、抗焦虑药和利尿剂。1、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经前综合征。屈螺酮炔雌醇片能有效减轻乳房胀痛和情绪波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缓解水肿和头痛,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痤疮和油...[详细]
2025-04-23 06:32
精子的温度是多少
精子的温度是多少
人类精子存活的最佳温度在34-35℃之间,略低于核心体温,阴囊温度调节机制、高温损伤原理、日常行为影响、疾病相关因素、防护与改善措施。1、阴囊调节机制:阴囊通过收缩和松弛调节睾丸温度,寒冷时收缩贴近身体保温,炎热时松弛增加散热。这一机...[详细]
2025-04-23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