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常见病 > 正文

小编教您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发布时间: 2023-11-16 11:2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子宫脱垂是很多女性都非常熟悉的妇科疾病,通常都发生在孕妇生产过后,因此应该引起女性朋友的关注。那么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产后的女性只要注意一些方法,就能很好的预防子宫脱垂。

分娩损伤是发生子宫脱垂的解剖学基础。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所以在产后要注意患此病:

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该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产后下床劳动不可过早、避免过度体力劳动,尤其不可做上举劳作。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服麻仁丸5克,每日2次,或早晚服蜂蜜,以润肠通便,绝对禁止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注意保暖防寒、防止感冒咳嗽,患有慢性咳嗽者,应积极治疗。加强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如抬臀运动。若已发生子宫脱垂,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多食补气升阳益血的药。

子宫脱垂给患者带来很多生活中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女性一定要学会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小编教您如何丰胸
小编教您如何丰胸
天生能够拥有性感、丰满乳房的女性并不多,所以很多女性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丰胸方法来进行丰胸,其实只要找对了方法,小胸也可以变大胸的。小编教您如何丰胸一、保持正确的坐姿方法:尽量将胸部挺起,而不要放松腹部令胸部下垂,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仅是...[详细]
2023-11-13 05:45
小编教您如何呵护乳房
小编教您如何呵护乳房
乳房是女性显露魅力的重要部位,女性一定要好好呵护它,避免疾病的侵害。那么女性该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呢?今天微微健康网小编就来教您如何呵护乳房。小编教您如何呵护乳房1.乳房的清洁与保养医生建议女性应该用专门的浴刷清洗乳头乳晕,这对先天性乳...[详细]
2023-11-14 15:43
贫血怎么办?小编教您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贫血怎么办?小编教您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贫血怎么办?儿童贫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并且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小编这里有一些帮助儿童预防贫血的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喔。第一,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详细]
2023-11-16 11:49
小编教您怎样预防子宫肌瘤
小编教您怎样预防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的危害很大,它会造成女性贫血、月经不调、不孕等等,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发生恶变,危害生命。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做好预防,避免子宫肌瘤的发生。今天小编就来教您怎样预防子宫肌瘤。小编教您怎样...[详细]
2023-11-16 15:33
小编教您怎么预防经前期综合症
小编教您怎么预防经前期综合症
青春少女对来月经缺乏体验,明明已经预兆月经将要来潮,可是自己还不知道,以致在来月经时措手不及,或者以为自己患病了。怎么预防经前期综合症呢?月经来潮前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告诉您将要来月经。如不少青春少女在月经来潮前几天会出现情绪波动、易...[详细]
2023-11-15 13:06
小编教您如何摆脱痛经的烦恼
小编教您如何摆脱痛经的烦恼
虽说“好朋友”月月会按时来报到,但是有些时候却也让女性朋友们饱受疼痛之苦。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都觉得烦恼的事情,痛经怎么办呢?小编这里有些缓解痛经的小妙招,能让痛经的女性们远离这种困扰喔。想要缓解痛经,就要注意饮食均衡专家说,“大多女...[详细]
2023-11-16 08:48
小编教您阴道保健的相关常识
小编教您阴道保健的相关常识
阴道是什么样的?如何做好阴道保健?阴道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好阴道保健是女性预防妇科疾病的关键。做好阴道保健,首先是要知道阴道健康的相关常识。不如就让复禾健康网小编来为您讲解吧。1、一般阴道大小从开口至子宫颈大约有7.5公分,但是...[详细]
2024-02-12 01:34
贫血怎么办,小编教您治疗贫血的妙招
贫血怎么办,小编教您治疗贫血的妙招
贫血虽然可轻可重,但是却很常见。现在很多人都患有贫血的症状,及时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贫血怎么办呢?小编介绍一些缓解贫血症状的小妙招给您吧。1、进餐时喝1杯柠檬汁、柳橙汁或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因为维生素C有利于铁质吸收,改善贫血...[详细]
2023-11-16 09:59
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小编教您8大方法
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小编教您8大方法
如何预防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对于女性而言应该是不陌生的,它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病几率很高,因此女性朋友们都必须要知道如何预防。小编教您8个预防子宫肌瘤的方法吧。1.防止过度疲劳,经期尤须注意休息。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详细]
2023-12-03 14:26
小编教您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小编教您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吃什么?由于骨质疏松本身的特点,对患者生活中的饮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骨质疏松的患者就需要靠饮食来“养”。小编教您骨质疏松吃什么好!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骨质疏松的饮食护理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详细]
2023-11-16 07:56
优思悦35岁以后能服用吗
35岁以后一般可以服用优思悦,但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优思悦是含有炔雌醇和屈螺酮的短效避孕药,适用于健康女性避孕及调节月经周期,其使用需考虑个体健康状况、药物禁忌及心血管风险等因素。健康女性若无吸烟史、高血压、血栓病史等禁忌症,35岁后...[详细]
2025-10-26 11:18
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
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主要在于服用周期和药物成分的连续性。21天包装通常为单纯孕激素避孕药,需停药7天;28天包装多为复合避孕药,含7天安慰剂或铁剂片,无须间隔停药。21天包装的避孕药每盒含21片活性药物成分,服用期间需每日固定时...[详细]
2025-10-26 10:41
优思明最忌讳的三个东西
服用优思明期间需严格避免吸烟、抗生素类药物以及葡萄柚汁。优思明是常见的短效避孕药,其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三类物质可能干扰药物代谢或增加血栓风险。1、吸烟吸烟会显著增加优思明使用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详细]
2025-10-26 10:03
优思明中断了2天怎么办
优思明中断2天需立即补服漏服的药片,并在后续7天内采取额外避孕措施。漏服避孕药可能导致避孕失败,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排卵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漏服1-2片时应在想起后尽快补服1片,即使需同时服用2片。若漏服发生在第一周,妊娠风险较高,需...[详细]
2025-10-26 09:25
优思明止血以后,可以停止服用吗
优思明止血后通常不建议自行停止服用。优思明属于短效避孕药,需按完整周期服用才能维持避孕效果和激素水平稳定。优思明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规范用药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即使出...[详细]
2025-10-26 08:47
优思明止血多久见效
服用优思明后止血通常需要3-5天见效,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出血原因等因素相关。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其止血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实现。对于激素波动引起的突破性出血,规律用药后3天内激素趋于稳定,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出血量...[详细]
2025-10-26 08:09
优思明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吗
优思明长期服用通常对身体无害,但需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正确使用可有效避孕并调节月经周期。健康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优思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恶心、乳房胀痛或点...[详细]
2025-10-26 07:31
优思明有没有催情效果
优思明没有催情效果。优思明是一种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来达到避孕目的,其药理作用与性欲调节无关。优思明作为激素类避孕药,其设计初衷是安全有效地防止妊娠,而非影响性功能或性欲。...[详细]
2025-10-26 06:53
优思明一天中最佳服用时间
优思明通常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即可,建议选择睡前或晨起等容易坚持的时间段。正确服用优思明需连续21天每日1片,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周期,漏服可能影响避孕效果。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其有效性依赖于规律服药时间。药物成分炔雌醇和屈螺酮的半衰期...[详细]
2025-10-26 06:15
优思明四十岁以上可以服用吗
优思明四十岁以上一般可以服用,但需经医生评估个体健康状况后决定。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屈螺酮炔雌醇,适用于健康育龄女性避孕,但对高龄女性可能存在心血管风险。四十岁以上女性若没有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栓病史等禁忌证,且肝功能...[详细]
2025-10-26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