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表现是什么
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等症状。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可能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概率上升。
1、骨痛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通常表现为腰背部或全身骨骼的隐痛、钝痛,疼痛可能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这种疼痛与骨小梁微骨折或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患者可能伴有肌肉疲劳感,夜间疼痛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与骨质疏松的严重性相关,但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2、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导致的身高变矮主要与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表现为脊柱逐渐弯曲或驼背。患者可能在数年内身高减少超过3厘米,严重者可能出现"老年性驼背"。这种变化通常是渐进性的,可能伴随胸廓变形影响呼吸功能。测量年度身高变化是监测骨质疏松进展的简易方法。
3、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显著增加骨折风险,常见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腕部。轻微外力如跌倒、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称为脆性骨折。髋部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椎体骨折可能引起慢性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可能延长,二次骨折概率较高。骨密度检测可评估骨折风险程度。
4、牙齿松动
骨质疏松可能影响牙槽骨质量,表现为牙齿松动或脱落增加。牙周组织支持力下降可能导致咀嚼困难,义齿固位不良。口腔X线可能显示牙槽骨密度降低。这种症状常被忽视,但可能早于其他骨骼症状出现。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骨量异常。
5、活动能力下降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行走缓慢、步态不稳。这与疼痛、肌力减弱和平衡能力降低有关,增加跌倒风险。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提重物变得困难。运动耐量下降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加速骨量丢失。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注意居家防跌倒措施,保持适度日晒。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4万次播放
5.68万次播放
6.28万次播放
6.23万次播放
5.9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