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检查出来
心肌缺血可通过心电图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检查、心肌核素显像等方式诊断。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
1、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典型表现包括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静息心电图对急性心肌缺血敏感度较高,但对慢性缺血可能漏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2、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增加心脏耗氧量诱发潜在心肌缺血,同步监测心电图变化。平板运动试验是常用方式,若出现ST段动态改变或心绞痛症状可辅助诊断。该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有一定价值,但重度狭窄患者需谨慎选择。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血管狭窄位置和程度。能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痉挛等病变,同时可评估是否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进行。
4、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可观察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负荷超声心动图通过药物或运动诱发缺血,提高检测敏感性。该方法无辐射,适用于评估心肌存活性和心脏整体功能。
5、心肌核素显像
心肌核素显像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显示心肌血流分布,静息与负荷状态对比可发现灌注缺损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心肌缺血定位准确,适用于心电图无法确诊的病例。需注意放射性防护要求。
怀疑心肌缺血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并规范治疗。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81万次播放
6.4万次播放
6.8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