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拉肚子
突然拉肚子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
1、饮食不当
食用不洁、变质或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发腹泻。生鱼片、未洗净的蔬菜水果、隔夜饭菜等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或毒素。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应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餐具消毒和食物保鲜。轻度腹泻可通过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暂时禁食油腻食物。
2、腹部受凉
寒冷刺激会使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出现肠鸣音亢进和腹泻。夏季空调直吹、冬季衣着单薄或大量进食冷饮均可能诱发。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缓解痉挛,饮用姜糖水温暖脾胃。伴有低热时需警惕胃肠型感冒,必要时检测血常规。
3、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会引起急性肠炎,常见水样便伴呕吐。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确诊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和病原体检测,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食物过敏
牛奶、海鲜、坚果等过敏原可引发速发型变态反应,造成肠黏膜水肿和分泌性腹泻。通常进食后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嘴唇肿胀等过敏症状。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急性期可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症状,严重过敏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5、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表现为绿色水样便。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药物也会刺激肠道。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可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菌群,出现血便或发热需立即停药就医。长期腹泻患者应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系统性疾病。
腹泻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和尿量变化,出现持续24小时以上腹泻、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日常注意勤洗手、食物充分加热,冰箱定期除霜消毒可预防感染性腹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39万次播放
6.25万次播放
6.1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