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危害
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异常及心理行为问题。该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免疫紊乱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下降,表现为畏寒、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基础代谢,需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激素替代。发病与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有关,可能伴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2、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抑制骨骼生长板活性,导致身高增长滞后于同龄儿童。可能出现骨龄延迟、牙齿发育缓慢,需配合生长激素监测。与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受损相关,常合并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
3、认知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受阻可造成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减退。可能出现注意力缺陷或多动表现,需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发病机制涉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减少,可能伴随脑电图异常。
4、心血管系统异常
心肌收缩力减弱可引起心动过缓、心输出量降低,严重时导致心脏扩大。常见血压偏低、心音减弱,需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可能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5、心理行为问题
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引发情绪不稳定、抑郁或焦虑倾向。部分患儿出现社交退缩或攻击行为,需心理干预配合治疗。发病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紊乱相关,可能伴随睡眠障碍。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保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硒元素的海产品及坚果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预防感染。若出现颈部肿大、明显疲劳或体重异常变化,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绘画、游戏等非语言沟通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98万次播放
6.0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