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由长期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可逆丧失。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尿毒症的首要病因,约占所有病例的30-40%。该病与免疫异常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早期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后期出现肾小球硬化。治疗需控制血压、限制蛋白摄入,必要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病情进展至终末期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2、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糖尿病肾病,约25-30%的尿毒症患者源于此病因。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基底膜增厚,临床表现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至大量蛋白尿。治疗核心是严格控糖,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注射液,配合ACEI类降压药如贝那普利片。
3、高血压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约占尿毒症病例的15-20%。长期高压导致肾单位缺血性萎缩,表现为夜尿增多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治疗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优选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片、ARB类药物如缬沙坦胶囊,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4、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囊肾疾病占尿毒症病因的5-10%,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进行性增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导致肾功能恶化,常伴高血压和泌尿系感染。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使用托伐普坦片延缓囊肿增长,严重时需肾脏替代治疗。
5、梗阻性肾病
尿路长期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引起肾积水,约占尿毒症病例的3-5%。梗阻解除后部分肾功能可能恢复,但长期梗阻会导致肾间质纤维化。需根据病因行经皮肾造瘘或手术治疗,配合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避免肾毒性药物。已确诊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步行等低强度运动。出现水肿、乏力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复查肾功能指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9万次播放
5.84万次播放
5.75万次播放
5.6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