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新生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反应迟钝、皮肤干燥等。新生儿营养不良可能由喂养不足、消化吸收障碍、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1、体重增长缓慢
新生儿体重增长缓慢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可能与母乳不足、配方奶冲调不当、喂养频率过低等因素有关。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可能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应超过出生体重的10%,且应在10-14天内恢复至出生体重。若体重持续不增或增长缓慢,需警惕营养不良。家长需定期监测新生儿体重变化,记录喂养量及大小便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
2、皮下脂肪减少
皮下脂肪减少表现为面部颊脂垫消失、四肢及臀部脂肪变薄,皮肤皱褶增多。严重时可出现肋骨显露、腹部凹陷。可能与长期能量摄入不足、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脏病等消耗性疾病有关。家长需观察新生儿皮肤弹性,若捏起腹部皮肤后回弹缓慢,或四肢关节处出现明显皮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3、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表现为肢体活动减少、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低钾血症、先天性肌病等因素有关。长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运动发育。家长需注意新生儿肢体活动情况,若发现四肢松软无力、抬头困难等表现,应尽早就诊进行神经肌肉评估。
4、反应迟钝
反应迟钝表现为嗜睡、哭声微弱、对刺激反应差。可能与低血糖、脱水、颅内病变或严重电解质紊乱有关。新生儿脑发育需要充足营养支持,长期营养不良可影响认知功能。家长需关注新生儿觉醒状态,若出现喂养时易入睡、难以唤醒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检查。
5、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表现为脱屑、皱裂、毛发稀疏,可能伴有黄疸延长。与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早产儿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更易出现。家长需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洗澡,若出现皮肤破损或感染迹象,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软膏。
新生儿营养不良需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营养素、治疗原发病等方式综合干预。母乳喂养者应确保母亲营养充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母乳强化剂;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对存在先天性代谢病或消化道畸形者需专科治疗。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以减少能量消耗。出现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等异常表现时须及时就诊儿科或新生儿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07万次播放
5.85万次播放
6.08万次播放
6.14万次播放
5.61万次播放
6.05万次播放
6.2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