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37.2°C怎么办
婴儿体温37.2°C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补充水分、观察状态、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婴儿体温升高可能由环境过热、穿衣过多、轻度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37.2°C属于低热范围,物理降温有助于缓解不适。若婴儿出现手脚冰凉,可先保暖四肢再进行擦拭。
2、调整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C,减少衣物包裹,避免过度保暖。环境温度过高或穿盖过厚可能导致体温轻微上升,调整后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
3、补充水分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6个月以上婴儿可少量饮用温水。发热会增加体液消耗,预防脱水有助于调节体温。观察婴儿排尿次数和尿量变化。
4、观察状态
监测婴儿精神状态、进食量、睡眠质量等表现。若出现持续哭闹、拒食、嗜睡或体温升至38°C以上,需警惕疾病进展。记录体温变化曲线供医生参考。
5、就医评估
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较大婴儿若发热持续24小时不缓解,或伴随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与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有关,需医生听诊排查。
家长需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捂热综合征。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体温正常3天后再补种。定期用耳温枪或腋下体温计监测,避免使用额温枪。记录喂养、睡眠、排便等日常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6个月以上婴儿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但37.2°C通常无须药物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9万次播放
6.53万次播放
6.55万次播放
6.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