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预防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增强免疫力、正确擤鼻及避免二手烟等措施实现。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1、耳部清洁干燥
洗澡或游泳时避免耳道进水,可使用防水耳塞。若进水后需及时用干净棉签吸干外耳道,但勿深入耳道以免损伤鼓膜。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定期清理耳垢时,应选择温和方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预防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鼻炎可能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流感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过敏性鼻炎患者需控制过敏原,如尘螨或花粉。出现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病原体滞留。
3、增强免疫力
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适当补充锌元素。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儿童可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降低病原体侵袭概率。
4、正确擤鼻方法
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以防鼻腔分泌物逆流至中耳。儿童擤鼻需家长指导,使用柔软纸巾轻压一侧鼻翼,再清理另一侧。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缓解。
5、远离二手烟
烟草烟雾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家庭环境中需严格禁烟,外出避开吸烟区域。长期接触二手烟者可能出现反复耳闷、耳鸣,需定期检查耳部健康。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可能增加胎儿中耳炎风险。
婴幼儿喂奶时保持头部抬高姿势,避免平躺呛奶。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缓解耳压,感冒期间尽量避免飞行。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日常注意观察听力变化,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处理耳部不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53万次播放
8653次播放
8699次播放
1.5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