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卫生需注意外阴清洁、经期护理、内衣选择、排尿习惯和日常防护五个方面。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破坏酸碱平衡。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周细菌污染尿道和阴道。非经期不建议频繁使用护垫,保持局部透气干燥。出现瘙痒或异味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冲洗阴道。
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经血量多时需增加更换频率。选择无香精、低致敏的卫生用品,夜间可使用加长型产品。经期避免盆浴、游泳及性生活,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痛经严重者可热敷下腹部,持续剧烈疼痛需排除妇科疾病。
穿着纯棉透气的内裤,每日更换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避免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或牛仔裤,防止局部潮湿闷热。新购内衣需清洗后再穿,机洗时与其他衣物分开。内裤出现发黄、变硬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养成及时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导致尿路感染。性生活后建议立即排尿冲洗尿道。排尿后从前往后擦拭,排便后需彻底清洁肛周。反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需检查是否患有泌尿系统感染。
公共场所避免直接接触马桶圈,可垫消毒纸巾使用。游泳后及时冲洗并更换干燥衣物。出差旅行携带个人清洁用品,不使用酒店浴缸。妇科检查前24小时避免阴道冲洗或使用栓剂。
建议日常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纳豆等食物,维持阴道菌群平衡。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长时间骑行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每年进行妇科体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增加乳腺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分泌物、不规则出血或持续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也有助于预防妇科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