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产妇感冒需兼顾哺乳安全与身体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选择、环境调整、症状监测及中医调理缓解。
产后免疫力低下易引发感冒发热,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冷敷额头,退热贴可连续使用8小时。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体温,避免酒精擦浴刺激产妇皮肤。
哺乳期用药需选择L1级安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发热头痛,哺乳后立即服用降低乳汁药物浓度。伪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需避免使用,止咳可选择右美沙芬,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需咨询医师。用药期间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嗜睡或腹泻。
保持卧室温度22-24℃且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分钟避免对流风直吹。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病原体浓度,产妇佩戴口罩护理新生儿,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感冒期间暂时避免与访客密切接触。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脓涕、胸痛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咳嗽伴黄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耳痛需排除中耳炎,胸闷气急要鉴别心肌炎。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风寒型感冒可用葱白生姜红糖水发汗解表,风热型适合金银花薄荷茶。艾灸大椎穴、风门穴每次15分钟,足浴加入紫苏叶促进血液循环。体质虚弱者可服用玉屏风散预防反复感冒,但中药方剂需辨证使用。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2000ml温水,食用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保持充足卧床休息,可进行简单的上肢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恶露变化,咳嗽时用枕头按压腹部减轻伤口疼痛,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避免病毒传播。如出现持续头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