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颈椎间盘突出伴积气

发布时间: 2023-11-15 06: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颈椎间盘突出伴积气,是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表明患者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出现积气。引起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较多,常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外伤、劳损,以及先天性颈椎间盘发育异常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hzh{display:none;}

1、颈椎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长期低头工作,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严重时会造成椎间盘突出,同时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会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水肿,导致颈部肌肉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如果椎管内有积气,就会产生上述症状。此时需要避免长期低头,避免劳累、受凉,可以遵医嘱进行颈椎牵引、针灸、艾灸等治疗,较有利于改善上述症状;

2、外伤:如果颈椎在受到外伤后,导致局部椎体骨折,骨折后就会引起局部积气,甚至会导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比较严重的情况。通常需要尽快完善核磁共振检查,评估积气量,如果骨折较轻,可以遵医嘱卧床休息治疗,如果骨折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劳损: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低头的姿势,可能会导致颈椎间盘劳损,引起骨质增生、变性,造成颈椎间盘突出症,同时由于骨质增生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就会导致神经根水肿,引起上述症状。需要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局部进行热敷、按摩、针灸等治疗,较有利于改善上述症状;

4、先天性颈椎间盘发育异常:此类情况较为少见,如果患者存在先天性颈椎间盘发育异常,也会导致上述情况,同时会伴有颈部僵硬、疼痛,以及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进行针灸、按摩、艾灸等治疗,较有利于改善上述症状。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婴儿肠积气,要怎么办
婴儿肠积气,要怎么办
如果宝宝出现肠胀气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一般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1、一般护理:若由于腹部受凉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而引起腹痛等不适时,则需注意保暖,并且可以适当热敷或按...[详细]
2023-11-15 14:52
颈椎间盘突出伴腰痛吗
颈椎间盘突出伴腰痛吗
颈椎间盘突出是指颈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比较常见的脊柱疾病,可能会出现腰痛,也可能会出现下肢疼痛或麻木,但通常不会引起腿痛。因此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痛,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也可能是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hzh...[详细]
2023-11-13 15:24
宝宝消化不良会积气吗
宝宝消化不良会积气吗
宝宝消化不良会引起积气,主要是由于宝宝肠道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较慢,另外宝宝消化不良时会引起喂养不当,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出现积气的情况。积气是一种症状,引起积气的原因较多,宝宝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肠道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较慢,...[详细]
2023-11-15 10:46
肠胃积气最严重症状
肠胃积气最严重症状
肠胃积气是指胃肠道内气体过多,引起腹胀、嗳气等不适症状。临床上并没有肠胃积气最严重症状的说法,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1、腹痛: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腹部疼痛...[详细]
2023-11-13 07:47
宝宝消化不良会有肠积气
宝宝消化不良会有肠积气
宝宝消化不良会产生肠积气,主要是由于宝宝肠道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较慢,肠内食物长时间积聚在肠道内,从而导致肠道内产气增多。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益生菌、按摩、服用助消化药物等方式改善症状。1、调整饮食:宝宝消化不良、肠积气时,要注意调整...[详细]
2023-11-14 15:23
颈椎间盘突出伴神经痛
颈椎间盘突出伴神经痛
颈椎间盘突出伴神经痛属于颈椎病中神经内科的诊疗范围,引起上述症状的原因主要是颈椎间盘突出后,压迫了单侧或者双侧神经根。可能是由于不良姿势、外伤、寒冷刺激、炎症反应、压迫脊髓导致,需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h...[详细]
2023-11-16 13:48
颈椎间盘突出喘不上气
颈椎间盘突出喘不上气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导致。当颈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可出现颈部疼痛、僵硬,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动过速等症状,同时可伴随心律失常、听力...[详细]
2023-11-14 08:08
小月子积气乳房胀痛怎么回事
小月子积气乳房胀痛怎么回事
小月子即流产后所需的休息时间,此时出现乳房胀痛,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汁淤积、乳腺纤维腺瘤等。1、乳腺增生:流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出现明显波动,此时具有增生性的乳腺结节,可导致患者出现乳房胀痛,有时还会合并有乳头溢液...[详细]
2023-11-15 10:39
胃气肠气多怎么办
胃气肠气多怎么办
胃气、肠气多,可能是饮食不当、腹部受凉、消化不良等因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经常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产气的食物,如红薯、大豆等,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3-11-16 14:15
胃气是怎么产生的
胃气是怎么产生的
胃气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是指胃中浊气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1、饮食不节:如果患者长期暴饮暴食或过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胃气产生。...[详细]
2023-12-22 11:49
长期穿紧身裤会有什么后果
长期穿紧身裤会有什么后果
长期穿紧身裤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妇科炎症、泌尿系统问题及肌肉关节损伤,需通过调整穿着习惯、医疗干预和日常护理改善。1、皮肤问题:紧身裤与皮肤长时间摩擦易导致毛囊炎或接触性皮炎,尤其夏季出汗后更易滋生细菌。治疗可外用莫匹罗星...[详细]
2025-04-20 20:17
男性同房后能不能马上排尿
男性同房后建议等待5-10分钟排尿,避免尿道感染或前列腺刺激,具体需考虑尿道结构、细菌清除、前列腺保护、排尿时机和个人差异等因素。1、尿道结构:男性尿道长约16-22厘米,同房时可能将细菌推向尿道深处。立即排尿可能冲刷不彻底,残留细菌...[详细]
2025-04-20 20:15
男人一个月同房几天算正常
男性每月同房频率因人而异,健康范围通常为每周2-3次,具体受年龄、体质和伴侣需求影响。1、年龄因素:20-30岁男性性激素水平较高,每月8-12次属常见范围。40岁后睾酮分泌逐渐减少,频率可能降至4-8次。建议通过规律运动维持睾丸功能...[详细]
2025-04-20 20:13
女人月经量少怎么调理最好
女人月经量少怎么调理最好
月经量少可通过调整内分泌、改善营养、缓解压力、治疗基础疾病、中医调理等方式综合改善。1、激素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可采用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详细]
2025-04-20 20:11
男人一个月不同房会持续多久
男性一个月不同房的影响通常与生理调节、心理状态、激素水平、生活习惯及年龄因素相关,短期内不会造成健康风险。1、生理调节:男性生殖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精液在未排出时会通过夜间遗精或体内吸收维持平衡。一个月不排精不会导致精子淤积,睾丸仍...[详细]
2025-04-20 20:09
补血补气的五红汤是哪五种
补血补气的五红汤是哪五种
五红汤由红豆、红皮花生、红枣、枸杞、红糖五种红色食材组成,具有补血养气的功效。1、红豆:红豆富含铁元素和植物蛋白,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中医认为红豆利水消肿,适合气血不足伴随水肿的人群。建议选择颗粒饱满的赤小豆,与花生同煮更易消化吸收。...[详细]
2025-04-20 20:06
男性绝精后还能同房吗
男性绝精后仍可同房,但需关注生理变化与健康管理,涉及激素替代、心理调适、伴侣沟通、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1、激素替代:睾丸功能衰退导致睾酮水平下降可能引发性欲减退和勃起功能障碍。临床常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睾酮贴片或注射剂进行替...[详细]
2025-04-20 20:04
女性长期喝五红汤身体变化
女性长期喝五红汤身体变化
女性长期饮用五红汤可改善气血不足、调节内分泌,但需注意体质适配与饮用频率。气血提升、经期改善、皮肤光泽、免疫力增强、代谢平衡。1、气血提升:五红汤中红枣、红皮花生、枸杞、红豆、红糖的组合富含铁元素和植物性血红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气...[详细]
2025-04-20 20:02
没有睾丸还能同房吗
没有睾丸还能同房吗
没有睾丸的男性仍可进行性生活,但需关注激素替代、心理调适、勃起功能维护、伴侣沟通及定期医学评估。1、激素替代:睾丸缺失会导致睾酮分泌不足,影响性欲和勃起功能。外源性睾酮替代治疗是关键方案,包括肌注十一酸睾酮每月1次、透皮睾酮贴剂每日更...[详细]
2025-04-20 20:00
四红汤怎么做补气血最佳?
四红汤怎么做补气血最佳?
四红汤补气血最佳做法需搭配红豆、红枣、红皮花生、红糖四味食材,关键在于食材配比、熬煮火候、饮用时机、体质适配、禁忌注意。1、食材配比:红豆50克需提前浸泡4小时,红枣10颗去核减少燥热,红皮花生30克保留红衣补血效果更佳,红糖20克根...[详细]
2025-04-20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