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大小不对称可能由生理性差异、外伤、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或肿瘤引起,需通过体检、超声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约85%男性存在轻度睾丸不对称,通常右侧略大1-2ml属正常现象。这种差异与胚胎发育期间睾丸下降速度不同有关,无需特殊处理。但若近期出现明显变化或伴随胀痛,需排除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观察形态变化,每年体检时进行阴囊触诊。
阴囊撞击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睾丸血肿、鞘膜积液。急性期表现为突发性肿大伴剧烈疼痛,需立即冷敷并平卧,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严重血肿需手术清除如血肿清除术、鞘膜翻转术,轻微损伤可服用云南白药胶囊、迈之灵片等药物辅助恢复。
附睾炎或睾丸炎会引起单侧肿大,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淋球菌等。典型症状为发热伴触痛,需进行尿培养确诊。治疗采用左氧氟沙星+布洛芬组合,慢性反复发作可配合微波理疗。腮腺炎性睾丸炎需加用干扰素α-2b,生育前建议冻存精子。
精索静脉曲张多发于左侧,造成患侧睾丸下垂萎缩。站立时阴囊可见蚯蚓状团块,平卧消失。轻度患者穿戴阴囊托带,中重度需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配合七叶皂苷钠片、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避免长期骑行运动。
睾丸癌表现为无痛性硬结,质地如石块。绒毛膜癌患者HCG指标异常升高,胚胎癌AFP数值上升。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配合BEP方案化疗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术后5年生存率Ⅰ期可达99%。
日常保持阴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饮食增加锌元素摄入牡蛎、南瓜子,限制酒精以防睾丸萎缩。运动推荐蛙泳和凯格尔训练,避免长时间桑拿。每月自检睾丸质地变化,45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测睾酮水平。突然出现的尺寸差异超过30%或伴随排尿异常,需48小时内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