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功能通常在40岁后开始逐渐下降,与激素变化、血管健康、慢性疾病、心理压力及生活习惯有关。
睾酮水平从30岁起每年下降1%-2%,40岁后更明显。低睾酮会导致性欲减退和勃起硬度下降。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如睾酮凝胶、注射剂或贴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检测激素水平,避免自行补充。
动脉硬化或高血压会减少阴茎血流,影响勃起功能。建议每年检查血压和血脂,药物可选择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PDE5抑制剂。改善血管健康需戒烟限酒,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会直接损伤神经和血管。控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和前列腺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需配合使用。定期筛查血糖和PSA指标,早期干预可延缓性功能衰退。
焦虑或抑郁会抑制性兴奋反射。认知行为疗法和抗抑郁药如舍曲林可缓解症状。伴侣沟通和减压活动冥想或瑜伽能改善心理性功能障碍。
久坐、肥胖会加速性功能下降。减重5%-10%可显著改善勃起功能,推荐地中海饮食富含鱼类、橄榄油和深蹲等下肢力量训练。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日常饮食可增加牡蛎、坚果等锌元素食物,配合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睡眠不足会降低睾酮分泌,保证7小时睡眠。定期体检关注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激素水平,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吸烟者需尽早戒烟以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伴侣间保持规律性生活有助于维持性器官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