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内陷要怎么办呢
鼓膜内陷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避免用力擤鼻、使用药物、鼓膜按摩、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鼓膜内陷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气压损伤、鼻咽部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
日常需避免耳道进水或频繁掏耳,防止继发感染加重内陷。可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但禁止深入耳道内部。若合并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局部治疗。
2、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防止气流逆行冲击咽鼓管。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控制鼻黏膜水肿,减少对咽鼓管的压迫。
3、使用药物
急性期可遵医嘱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或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咽鼓管水肿。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禁用减充血剂长期滴鼻。
4、鼓膜按摩
适用于轻度内陷,可用手指轻压耳屏后快速松开,通过气压变化促进鼓膜复位。也可采用瓦尔萨尔瓦动作,即捏鼻闭口鼓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穿孔。
5、手术治疗
严重内陷伴听力下降或反复积液者,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中耳积液,或放置鼓室通气管。鼻咽部肿瘤压迫者应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需定期复查耳内镜,避免通气管脱落或继发感染。
日常应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塞症状。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防黏液分泌增多。若出现耳痛、听力骤降或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中耳胆脂瘤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听力,避免影响语言发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万次播放
2.04万次播放
2.13万次播放
2.03万次播放
2.22万次播放
1.6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