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黄疸和病理黄疸有什么不同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暂时性胆红素代谢异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感染、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引起,出现时间更早24小时内或持续超过2周,需医疗干预。
1、发病机制
生理性黄疸源于新生儿肝脏功能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病理性黄疸多由红细胞破坏增加如ABO溶血、肝脏摄取障碍如先天性酶缺乏或胆汁排泄受阻如胆道畸形导致,常伴随基础疾病。
2、出现时间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8-72小时显现,早产儿可能延迟至第3-4天。病理性黄疸在出生24小时内即可出现,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次复发,时间节点是重要鉴别依据。
3、持续时间
生理性黄疸持续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3周,胆红素水平每日上升幅度小于5mg/dl。病理性黄疸往往超过2周未消退,胆红素每日升幅超过5mg/dl,或呈进行性加重。
4、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仅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婴儿一般状态良好。病理性黄疸可能伴随嗜睡、拒奶、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可蔓延至手足心,严重者出现抽搐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5、处理原则
生理性黄疸无须特殊治疗,通过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即可。病理性黄疸需根据病因采取光疗、输注白蛋白、换血疗法或手术解除梗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家长需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大小便次数及颜色变化。母乳喂养者应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若发现黄疸出现过早、进展过快或伴有精神萎靡、肌张力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与病因筛查。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溶血高危因素的婴儿应加强产后监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1万次播放
5.47万次播放
5.22万次播放
5.88万次播放
5.72万次播放
5.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