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包括心脑血管损害、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及动脉硬化加速等。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肾病等严重并发症。
1、心脑血管损害
高血压持续作用于血管壁会导致动脉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心脏长期承受高压负荷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脑血管在高压冲击下易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后导致脑出血,或诱发脑血栓形成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2、肾脏损伤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破坏肾脏滤过功能,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终末期肾病患者需依赖透析治疗。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小动脉在长期高压下发生痉挛、硬化,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迹。严重时引发视网膜出血、棉絮斑渗出,甚至视盘水肿导致视力下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四级病变提示全身血管严重受损。
4、认知功能下降
慢性脑灌注不足加速脑白质病变,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海马区微血管病变可能影响记忆功能,临床表现为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概率显著升高。
5、动脉硬化加速
血压升高直接损伤血管内膜,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形成主动脉夹层等危急情况。外周动脉硬化可能引发间歇性跛行或坏疽。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肥胖者需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颈动脉超声等靶器官评估,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5万次播放
3.97万次播放
3.9万次播放
3.72万次播放
3.63万次播放
3.7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