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类降压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CEI类降压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低血压及肾功能损害。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发挥降压作用,但可能因缓激肽蓄积、醛固酮抑制等机制引发上述反应。
1、干咳
干咳是ACEI类药物最典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该反应与缓激肽降解受阻刺激气道有关,表现为无痰刺激性咳嗽,夜间可能加重。若症状轻微可观察,持续不缓解需换用ARB类药物如缬沙坦胶囊。患者出现干咳时需排除呼吸道感染等病因。
2、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多发生于用药初期,表现为口唇、舌体或喉头突发肿胀,严重者可导致窒息。该反应与缓激肽蓄积引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既往有血管性水肿病史者禁用ACEI类药物。
3、高钾血症
ACEI类药物抑制醛固酮分泌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尤其在与保钾利尿剂联用或肾功能不全时更易发生。轻度高钾血症可通过限制高钾食物摄入改善,严重者需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等降钾树脂治疗。
4、低血压
首剂低血压常见于容量不足或联用利尿剂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用药前应评估血容量状态,初始剂量宜小。发生明显低血压时可临时使用生理盐水扩容,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肾功能损害
ACEI可能降低肾小球滤过压导致肾功能恶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风险更高。用药初期需监测肌酐变化,若升高超过基础值30%应考虑减量或停药。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福辛普利钠片等ACEI类药物。
服用ACEI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钾及肾功能,避免高钾饮食。出现持续性干咳、水肿或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妊娠期女性绝对禁用此类药物,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日常注意记录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8万次播放
6.1万次播放
6.85万次播放
6.93万次播放
6.99万次播放
6.1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